让“城市厨房”成为都市故事的安全载体

2019年05月20日08:39

来源:大河报

  □斯涵涵

  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解决早餐已是不少年轻白领的生活常态。粥、寿司、饭团、包子、豆浆等花式早餐,花费在6至10元就能解决。而午餐和晚餐有时点外卖,有时在便利店购买性价比更高的热餐或盒饭,后者的成本一般可控制在20元内——如今,独居的“空巢青年”们不愿意把宝贵的休闲时间花在做饭上,随着热餐的引进,便利店成了新的“城市厨房”。(5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年轻白领热衷于便利店式的“城市厨房”,一是没时间,天天上班乃至加班,“早八点到晚6点”甚至“996”,根本没时间做饭;二是没精力,上了一天班回来筋疲力尽,只想早点填饱肚子休息,也不想做饭;三是没场地没“技术”,大都市房租不低,年轻白领很多都是合租,几人共用一个厨房或者没有厨房,不少年轻人也鲜会做饭,如此一来,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种便利店便成了他们解决一日三餐的“城市厨房”。

  其实不独年轻白领,随着城市家庭的小型化与空巢老人的增多,城市居民去“城市厨房”就餐的人数也在增多。毕竟买菜做饭比较费时费力,采买、洗菜切菜、煮饭炒菜、餐后刷锅碗……程序较多,忙乎几个小时下来吃不了多少,还不如去便利店方便省事、花样繁多。餐饮需求大增,生意不错,这也是“城市厨房”遍地开花的原因。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显示,在过去的三年(2016年-2018年),便利店业态在整个零售业态中处于最快的增长水平,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8%,这也显示出了便利店业态蓬勃的发展势头,潜力巨大。

  从“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到近些年的网络流行语:“要想抓住某某的心,先抓住某某的胃”,无不表达出饮食对于人们的重要性。而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深夜食堂》等大受欢迎,也诠释出民族各自不同又情感共通的饮食文化。“城市厨房”不仅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牵系着人们的情感、社交、就业等方方面面,演绎出烟火气十足的现代城市生活。

  食以安为先。“城市厨房”要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便利店业态点多面广,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管,制定、落实明确的行业标准,为民众把好每一道关口。便利店行业也要牢记消费者重托与行业规范,加强食材采买、生产加工、运输、出售等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感、愉悦感,让每个“城市厨房”成为讲述都市故事的温馨载体。

  还应该注意到,年轻消费者虽然追求便捷,但要求并未因此降低,就是“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这对便利店等新型餐饮业态提出了挑战。不断研究消费者的口味喜好与营养健康需求,探索消费大趋势下的创新之道,对便利食品进行科学改良和工艺升级,以质量取胜,以便利占优,用心打造消费者信得过的便利店品牌、食品品牌,促使越来越多的顾客进入其中,不负“城市厨房”之名。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