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加班污染奋斗精神

2019年05月22日08:12

来源:河南日报

  □杨应和

  在职场中,有一种加班屡见不鲜,令人感到心累:“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等形式主义加班现象,正在污染我们的奋斗精神。

  关于加班,不能一概否定。许多特殊工种,的确需要加班加点。新闻工作者面对突发事件,为满足公众知情权,需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客观信息及时提供给公众。单位攻克难关重大课题处在紧要时期,需要大家加班加点群策群力,争取最后的成功,否则功亏一篑。

  但现实中,弥漫着一股形式主义的加班文化,这种加班是对奋斗精神的歪曲。形式主义加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领导眼色行事。一些人为了讨好领导的赏识,故意拖延时间,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一番,升职和加薪是这类人的最终目的。一是无奈的跟风行为。领导的办公室灯不熄,下属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主动离开,于是大家死绑在一起。

  形式主义加班对工作效率高的员工不公平,有意无意地打击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这种“磨洋工”的现象会不断蔓延,效率反而越来越差,员工的工作态度越来越低迷,单位的消耗反而增加,成本上涨。再者,员工欺骗领导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对领导的意见也越来越大。“形式主义加班”现象,员工觉得累,也消耗员工的休息时间和休息权利,员工的健康可能受到影响,幸福指数也会降低。而企业领导只是获得了一种“员工敬业”的假象,沾沾自喜,这真是莫大的反讽。

  要铲除形式主义加班现象,首先,上级要进行观念纠偏,不动辄要求下属加班,更不能被假象迷惑,否则会起到误导作用。其次,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系统,让注重效率和业绩的劳苦功高的奋斗者得到相应的回报,淘汰敷衍混日子的员工。劳动监察部门要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加班制度及时干预、制止。

  任何一家单位和企业,需要的都是高效率、高能力的职员,而不是耗时长、做样子的“演员”。不以加班论英雄,更不能以加班时间长短论英雄,回归到以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业绩论英雄的正确道路上来,才是破除形式主义加班的根本途径。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