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河南】河声|河南“走出去”的路 越走越平坦

2024年05月11日09:25

来源:大河网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作介绍,其中提到河南省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传统交通要道向现代化交通枢纽、传统内陆省份向内陆开放高地的“三个转变”,地区生产总值跨过3个万亿元大关。

路通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从此次新闻发布会提到的“三个转变”中,传统交通要道向现代化交通枢纽转变,可以看见河南推动交通强省建设所付出的诸多努力。

区位优势明显,这是交通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中部地区,河南本就四通八达,这为推动河南建设成交通强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畅通大动脉,将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河南乘势而上在交通上持续发力,为取得更多优异成绩夯实了牢固的交通基础。

主动作为,用力下好交通的“先手棋”。我们常说,要发展,先修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就要在关键处“落子”,从而实现“满盘活”的效果。大力发展交通,努力建设交通强省,正是河南所落下的“关键一子”。

首趟郑州至贝尔格莱德的中欧班列从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缓缓驶出。 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看铁路,河南已经实现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郑州国际陆港具备年开行万列中欧班列能力。看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居全国第二。看航运,建设内河港口6个、功能性口岸9个。看航空,郑州机场已开通全货机国际航线49条,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跻身全球40强。

4月7日,一列高铁列车驶过南阳境内郑万高铁与二广高速公路平行段。 崔培林 摄

空港、陆港、公路港、水港、口岸衔接融合的多式联运大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社会物流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综合竞争优势。如今的河南,已经形成了航空港、高铁港、国际陆港、公路港“四港联动”大枢纽格局,大动脉的活力持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2月6日,安阳红旗渠机场深圳航线正式开通

完善的交通网络,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内,河南完善的交通网络提升了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便捷的网络购票、电子客票、网约车服务等,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通勤选择,也带动了旅游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各个行业的兴起。

对外,河南依托“空中丝路”,大力发展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绸之路”,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形成立体开放新格局。如今,中欧班列形成联通40多个国家的国际物流网络,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年交易额突破2300亿元。

河南打通了经济的“大动脉”,畅通了发展的“微循环”,将交通优势转换成了发展的动能,在新的征程之上,河南可谓是“一马当先”。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河南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断推动交通强省建设,打造更加现代化的交通枢纽,围绕铁路、公路、航空布局立体的交通网络,不断做强枢纽经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河南成为内陆的开放高地,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得先机。

条条道路通河南,交通强省,强在良好的区位优势,更强在用心发展交通的努力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推动河南在建设交通强省中取得更多成效,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章松佳)



         相关推荐

       【高质量发展看河南】河声|中原有“粮”策

       【高质量发展看河南】河声|智造河南“链”上创造

       【高质量发展看河南】河声|让民生关切温暖中原大地

       【高质量发展看河南】河声|河南之大,大在“新”上

       【高质量发展看河南】河声|“豫”好才 创新有“何难”


编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