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拜师”引网友争议 这磕头到底是啥意思

2017年07月11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7月9日,一张小女孩“磕头拜师”的照片出现在常州当地的论坛上,引起热议。不少人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但也有人认为不应过分上纲上线,传统文化传承离不开仪式感。《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这名老师专门教授相声、评书、快板等曲艺方面的才艺,而当天的收徒仪式其实也已简化,拜祖、敬茶等步骤全都省略了。

  观点1:

  “磕头拜师”并非文化传承的符号

  毛建国: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渐成共识的今天,却看到了太多的“磕头拜师”。不仅一些普通人,就连一些名人,也组织或者接受了这样的形式,而且都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似乎“磕头拜师”已然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个招牌,不这么做就不足以称其为文化和传承。

  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往往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对于古人来说,下跪虽是大事,却非“天大的事”。跪天跪地,跪官跪皇帝,跪长辈跪老师——各种跪还有学问,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更多是文化心理意义上的。于今人而言,有着这么多的跪,实在不可理解、不可理喻。今人已经把下跪与人格对应起来,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已经站起来了”“不需要再下跪了”,可以讲,磕头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气质,已经为进步的时代所抛弃。这一文化语境下,看“磕头拜师”,怎么看怎么别扭。

  对“磕头拜师”的理解,涉及对文化传承的理解。文化传承离不开必要的复制,但这种复制并不是机械刻板的,而是有选择性,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复制离不开一定形式,但主要不在形,而在神上。一些已经落后,完全不适应时代的文化符号,并无传承下来的意义和必要。

  文化传承,最怕传其糟粕、弃其精华。这些年来,看到了太多举着文化旗帜反文化的事。或许“磕头拜师”曾经是文化传承的符号,但发展才是一切,其毕竟不符合现代社会气质,与现代人接受的现代教育格格不入。还没有形成独立认知的孩子,在课堂上大讲人格独立,在社会上让其下跪磕头,这是多么违和的一幕!即使自愿,也是不可。尊师必须磕头,不磕头就不尊师,这是多么荒谬的逻辑!如果只有这样才叫尊师,那这样的师有何尊之必要?

  传承文化确实需要一定仪式感,但这种仪式感,并不是孤立地把一些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文化符号简单复制过来。从这种意义上说,“磕头拜师”并非文化传承的符号,尊师重教并不需要磕头维持。时代发展到今天,应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一切落后的文化符号大声说“不”。当然,如果当事人掺杂其他动机,那就另当别论了。

  观点2:

  “磕头拜师”不等于“人格下跪”

  司马童:技艺有“传人”,拿啥来“作证”?说起来,尽管现在有不少人动辄将“磕头拜师”理解成“封建糟粕”,而在我国的曲艺和武术等行当,磕头却是个标志性的传统礼仪。换言之,是不是很具仪式感地向师父“磕过头”“敬过茶”等,往往成了有没有“正式”拜某人为师的一个突出印记和鲜明昭示。

  传承文化传统,当然已用不着处处去讲究“磕头拜师”。比如,与一般的师生关系不同,学校里老师教学都是社会化、普及化的知识和内容,感谢师恩的方式,也就可以灵活多样;但像上述报道中那样,该曲艺老师将要向小女孩传授的是一些小众化、个性化的艺术才能,且也包含了“双方自愿”“双向选择”的意思,所以保持一些约定俗成的“拜师”礼节,似也无可厚非,更不必冷嘲热讽了。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某些技艺传承中的“磕头拜师”,无涉“人格下跪”,只关感谢师恩。这当中,有种观点很是中肯:“师父”要比“老师”有着更多的含义——这一句“师父”,不仅代表了老师的威严,同时还包括了父亲般的慈爱。想想确也如此,师教徒学,显然已经跳出了寻常意义上的知识灌输,无疑也将倾心相授技艺之外的更多人生感悟与道理。那么,这种“跪拜”仪式的背后,何尝不是在揭示为师者身上沉甸甸的哺育责任?

  才艺传授需要灵性,因此,“磕头拜师”也不是想拜就能拜。常州这位曲艺老师便称,他收徒一看人品、二看能力。而事实上,有些人还常会忽略了“磕头拜师”的“双赢之益”。上海著名笑星王汝刚就曾说过,戏曲、曲艺讲究的是“口传心授”,对学生来讲,拜名师既可以在艺术上有所长进,也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一些演员在跟老师学艺多年后依然要补上拜师仪式,这里面或有某种“功利”因素使然,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对老师的敬重,以及希望老师的艺术成就有“传人”的想法。

  “磕头拜师”也好,“磕头谢恩”也罢,对于尊重长辈、敬重信仰而言,有时这种“走形式”,其实就是“走传承”。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