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没回来,门开不开?

2017年07月12日00:0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赵奕卓

  近日,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官方微博@陕西消防发了一段视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7月7日下午,汉中市一名4岁男童被锁在家中并爬上阳台,路人连忙报警。消防人员到达之后就赶快让小孩进去。在开锁人员敲门时,男孩警觉性很高,大哭着拒绝给消防人员开门,称只有妈妈来才能给他们开门。

  消防员上门救援,小孩儿拒绝开门,这样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也引起我们对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思考。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是很多家庭对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童话中就有这样的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很有必要。看一些新闻,有儿童为一颗糖就跟陌生人走,导致被拐卖;有小朋友听到敲门声就开门,却遇到入室抢劫……看到这些,有哪个父母能不教育孩子提高警惕?

  但是,这样的教育有没有负面影响呢?肯定有。小而言之,容易造成孩子的社交恐惧,不敢与人交往,甚至会形成孤僻性格,产生一定心理问题。大而言之,这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社会关系更加冷漠化。不与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不给陌生人开门,实际上是视每个陌生人为潜在伤害者,对每个人都不信任。孩子长大后,会不会继续怀疑别人,对别人充满敌意呢?前些年,社会上出现老人摔倒了没有人扶,就是这种病态心理结出的恶果。

  汉中这个小朋友开不开门的问题,实际上给少年儿童安全教育出了一道两难选择题。开门,就意味着少年儿童有可能遇到伤害;不开门,就意味着人与人信任互助丧失。开不开门,实际上包含着一个安全教育“度”的问题,既要防止不到位,又要防止过犹不及。

  在笔者看来,家长在提醒孩子防备陌生人的同时,也要尽量教他们一些辨人和向他人求助的技能,最起码让孩子知道哪个是警察,让孩子信任警察,有困难找警察,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一些意外伤害发生。许多走失的孩子,如果父母早教育他们,与父母失散了就到岗亭找警察叔叔,走失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这个拒绝开门的孩子,实际上缺少的就是这种教育。

  当然,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如何进行安全教育才能既保证少年儿童安全,又保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