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借“共享”之名提前收割的资本游戏

2017年07月20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警惕借“共享”之名提前收割的资本游戏

  近来资本十分青睐共享经济 资料图片

  □谭骥

  共享经济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度席卷国内,但热得越来越莫名其妙。

  互联网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来源于信息分享,但共享与分享在意思上略有不同,共享更强调于所有权的确定以及报酬的获取。2008-2010年,随着Uber、Airbnb等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实物共享平台商业模式获得成功并且不断壮大,带来了共享经济的黄金时代。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有着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试图构建新的共享平台,主要围绕着衣食住行等需求突出、资金集中的领域。很多创业公司转瞬即逝,共享专车却成为最让人瞩目的领域之一。滴滴与快的在前一轮的竞争中胜出,一大批共享专车公司倒下,而后滴滴与快的在多方的撮合下合并,快的创始人也很快消失在公众眼中。第二轮滴滴与Uber开始竞争,最终以滴滴吸纳Uber中国公司画上句号。

  不过,正是在与唯一一个能够竞争的公司Uber中国合并后,滴滴才迎来了最难熬的日子。在前期的竞争中,免不了需要资金的投入进行补贴,这种烧钱背后的狂热正是市场份额的期待,因此,在竞争越激烈的情况下,滴滴却能够拿到充足的资金“弹药”。而如今,当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已经消失后,滴滴需要面对真正的经营压力。这种盈利的压力非常巨大,面对的困难也很多:各地政策的影响,打车费用提升带来的用户流失,降低补贴带来的司机流失,司机流失所带来的体验下滑……这是滴滴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

  事实上,通过共享单车的遭遇还能看到共享专车的影子:疯狂跑马圈地,大量资金涌入。共享单车之所以比之前的共享专车大战更为残酷,一方面是飞速地涌入了几十家公司,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购置单车,带来的资源浪费巨大。

  同时,打造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更为艰难。随着资金不断流向“头部”公司,很多颜色的共享单车最终无法盈利,根本不可能以现有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投入维持基本的公司运转,极有可能会在上游的单车生产厂商那里造成虚假的繁荣。盲目的扩张已经带来了很多问题,但在忙着跑马圈地的公司无暇顾及,甚至,连共享单车的需求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都还在争论之中。

  浮躁的市场上,最终能够挣到钱的会是谁?

  前期的资本方已经获得了巨额的收益,共享单车的满员推动了其他的共享领域发展,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纷纷开始出现。不论是充电宝、篮球还是雨伞,都不是新鲜事物,只不过是经重新包装后,经过资本方的推手以另外一种面孔进入市场当中,成为一种提前收割的金融产品。这些打着“共享”之名的领域,并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在入口即流量思维的影响下,商业模式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这无疑很荒谬,即使是巨头型公司,赚钱能力都是衡量其实力的基本标准。“拿下市场便赚钱”,前提条件是该市场能够赚钱。

  不可否认,中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的时期,很多新的需求不断涌现,考验创业者对消费需求的把握以及资本方的长远眼光。资本狂热背后有着各类的因素,但从趋势看,只有真正把握需求才能够长期生存,即使是估值几百亿元的公司,同样需要面对这一核心问题。在打着“共享经济”之名的过江之鲫中,期待一批“三观正确”同时具有核心技术的强大公司能够引领行业发展,少一分浮躁,多一分踏实。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员)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