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证”推动“简政”

2017年08月02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昔日分由23个部门分别办理的35种证件,昨日起在河南完成统一,比国务院规定的“多证合一”改革时间提前了两个月,河南成为率先全面实施“三十五证合一”的省份。今后,企业所属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犹如自己的身份证号,实现了“一照一码走天下”。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增市场主体51.98万个,同比增长9.5%,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54.8万户,稳居全国第六位、中部六省第一位。骄人的成绩背后,是我省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担当——无论是整合证照的数量、信息化的先进程度,还是便利化的水平,我省的“三十五证合一”改革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全国“放管服”改革领域的亮点品牌。

就全国范围来看,简政放权的步伐一直“在路上”——2015年10月,推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2016年5月,国务院以全面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为基础,实现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省率先全面实施“三十五证合一”,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作部署的体现,也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职能部门应更多地考虑公众的需求,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是否利于实施管理。通过“三十五证合一”改革,不仅企业可以获得极大便利,而且可以提高审批效率、节约行政资源。更重要的是,随着更加规范、透明、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的确立,将更利于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从而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减少办事环节、精简审批程序之后,大大压缩了行政审批的办理时限,在整合部门内部资源、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必将有效降低相应的运行成本;与此同时,从各部门分割审批到信息共享互联,将有助于职能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和良性竞争,使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置于更广泛的多重监督之下。

与“硬环境”相比,“软环境”更多的是一种被人用心去感觉的因素,具体到职能部门的实践,则体现在其思维方式、服务意识以及办事效率上。如果说“硬环境”致力于招徕投资者的话,能否留住投资者的关键在于提供什么样的“软环境”——通过“三十五证合一”改革,不仅体现了以“减证”推动“简政”的改革魄力,同时释放出一种以服务理念迎接投资热情的积极姿态。借助“互联网+”的春风,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正在迎来巨大的改革空间和机遇,建立在“三十五证合一”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完善信息共享资源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实现审批与监管的全方位对接,职能部门才能科学分工、密切合作,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