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上互联网募捐的漏洞

2017年08月02日00:0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丁新科

有的人有几套住房,却在网络上自称家庭贫困,要为病患亲属募捐;有的人募捐款项远超治疗费用,却不愿退还。近年来,围绕互联网募捐漏洞和“后门”而引发的网络募捐种种怪现象,人们没少争吵,善意和爱心也没少受伤。

继去年我国首部《慈善法》为网络慈善“立规矩”之后,8月1日起,《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正式实施。两项新规强调,在募捐平台上进行募捐的主体应是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平台本身没有公开募捐资格。公开募捐信息不应与商业筹款、网络互助、个人求助等其他信息混杂。募捐平台应明确告知用户及社会公众,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募捐,真实性由信息提供方负责。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普通老百姓看到求助信息,第一反应往往是帮一把,不去探究行为背后的深意。网络求助、个人求助产生的捐赠行为属于民事赠与行为,适用于《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范。这样的规定,告诉了人们网络求助的潜在风险。无论适用哪个法律,互联网募捐均应有序、规范地发展。有关部门加强对募捐信息平台的监管,就是希望营造出这样的秩序。

在移动支付变得更为便捷的今天,个人发布的求助信息渠道如此之多,想堵不仅徒劳,而且无益。理想的状态是,个人、平台、慈善组织在互联网上形成一个更为紧密的慈善圈,使个人的网络求助变得更加有效和可信。其中,信息发布平台是纽带,当个人求助发布后,如果涉及钱物捐款,平台要主动将相关信息传导给当地慈善组织,慈善组织对接介入后,可以承担起信息甄别的功能,引导求助人设置合理求助上限。对于善款的使用,慈善组织也可以及时反馈,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去找慈善组织,而是找亲属、熟人,这既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爱面子、有困难往往是关起门自己解决,也跟慈善组织的不发达有关。改变这种习惯,需要一批优秀慈善组织的培育与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有序的慈善氛围。通过各方引导,让人们更少地选择来路不明的网络捐款,更多地选择正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才能行稳致远。⸈꼈㠈6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