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脱贫网红”多起来

2017年08月02日00:0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互联网+精准扶贫”带来的是“乘法效应”式的惊喜,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广阔空间。

  □本报评论员薛世君

  “背负千件卖一地,轻点鼠标卖全球。”这是流传在光山县群众中的一句顺口溜,说的是以前背一千件衣服,只能卖到一个乡、一个县,现在通过各种网络销售平台,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卖到全国、全世界。光山县“电商+贫困户+服务商”的扶贫模式,激活了产业扶贫的活力,也成为我省“互联网+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网络扶贫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杠杆。

  “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贫困地区往往也是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信息不畅易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形成不良循环。互联网的分享、远程、快捷特点,有助于破除这些发展壁垒,以及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打通贫困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上的“断头路”,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文化鸿沟,让精准扶贫步入信息化轨道,为脱贫攻坚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新渠道、新动能,通过释放“数字红利”“网络红利”,不让贫困地区在信息化时代掉队。

  从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到建档立卡,从致贫原因分析到脱贫计划制定,从脱贫项目跟踪到脱贫成效考核……精准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利用互联网搭建大数据平台,则有助于精准扶贫的科学管理。在镇平县遮山镇,精准扶贫APP移动端可以在最短时间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一扫二维码所有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以对帮扶干部实现动态化、全天候、无缝隙监管,构建了贫困对象精准识别认定体系、驻村书记精准监管体系和扶贫项目对接体系,实现了脱贫攻坚进程的数字化管理。

  一根网线,联通的是大千世界;一台电脑,叩开的是增收之门。唐河县借助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良机,着力打造县域电商孵化基地,让“互联网+”拉动品牌农业闯世界,农特产品“接网触电”,现代农业“换挡升级”,涌现了一批“脱贫网红”。从内乡县的油桃到嵩县的花木,再到西华县的成衣……产品“触网”成为潮流,“电商”扶贫屡试不爽。特色农产品、民宿等原本“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弱势”产业,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既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又降低了交易成本,“互联网+精准扶贫”带来的是“乘法效应”式的惊喜,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广阔空间。

  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互联网+”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也定能成为改变贫困面貌的有效手段。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将互联网思维转化为加快发展、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不竭动力,定能涌现一批又一批的“脱贫网红”,不断开辟扶贫工作新路子、提高扶贫工作精准度、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