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骗局频发凸显监管漏洞

2017年09月01日00:00

来源:大河报

□宛诗平

地铁扫码、商品推销、街头乞讨……公共场所常有一些现象打扰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如果警惕性不高,甚至有上当受骗的风险。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4.7%的受访者曾在地铁上被请求扫码。

事实上,扫码引发的“码”上骗局频频出现。综合媒体报道,扫码骗局主要有四种:一是商家二维码遭替换。广东佛山发现一起数十家店铺的收银柜台均被张贴虚假二维码案件。犯罪嫌疑人更换商家收款二维码,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的虚假二维码,获取消费者的手机信息和密码,进行网络盗刷。二是共享单车扫付陷阱。有些共享单车二维码区域被另外相同大小的二维码覆盖,用微信扫一扫的时候会跳到支付页面,不注意的话会被不法分子转走钱。三是二维码拍照截图风险。有些不法分子通过拍照、截图等方式获取用户付款二维码,盗刷用户银行卡。如浙江台州微商赵女士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不法分子以自己支付宝余额不足为借口,提出让赵女士将付款码发给自己扫码付款。收到付款码截图后,不法分子随即进行复制,盗刷了赵女士的银行账户。四是伪造执法罚单诱骗扫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用户的心理制造二维码执法罚单,如北京张女士发现自己停放在路边的汽车上贴有“扫二维码交罚款”的“违章罚单”,她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出现“向某交通支队转账200元”的界面。

如此多的骗局都指向二维码,凸显的是二维码监管领域的漏洞。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张也平指出,二维码存在法律合规性风险。因为二维码是近几年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创新型支付方式,法律法规本来就存在滞后性,加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法律监管未到位。同时,二维码支付还存在安全性风险。二维码技术门槛较低,编译发布相对简单,容易植入钓鱼网站或木马病毒等,此前被篡改支付的案例已发生过多起。

“码”上骗局防不胜防,仅靠警方的反复提醒和公众提升防骗意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就需要有关方面从法律与制度入手,尽快制定有关二维码的监管法规,提高二维码的制作、生成门槛,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管平台对二维码进行检测,对市面上流通的二维码进行备案登记,从根源上解决个人信息泄露严重、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时,加强查处打击力度,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真正实现二维码技术自主、可控、安全。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