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该不该建新校区

2017年11月01日07:5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艾光辉

  对于一个有一定历史的高校而言,要不要建新校区,常常是一件很让人纠结的事。

  大学究竟应不应该建新校区?似乎不能一概而论,但所有大学都争着建新校区肯定不正常。在决定建新校区之前,大学主政者应该好好权衡利弊得失。

  首先,学校的历史会在物理空间上被割断。坊间曾有一个传说:改革开放之初,海外的燕京大学校友曾打算集资重建燕京大学。那时中国政府迫切需要借助海外的资金与智力资源发展高等教育,同意了他们的计划。可是,接下来的一个条件却让有关方面犯难了,他们要求在燕京大学原址上复建燕大。当年的燕大校园早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划归北大。在原址复建燕大,意味着北大要腾出占据的旧燕大校址。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燕大的校友没有同意异地复建的方案,因为,在燕大校友的心中,“燕大”并非仅仅是一个名称、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一个有着特定物理空间的“家”。这个传说未必完全真实,但它称得上是一个尊重大学历史的美谈。

  其次,校友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学生来到大学并不仅仅是学知识,他们要在大学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经历,他们付出了最宝贵的青春时光,也留下了最珍贵的人生记忆。而大学的搬迁,意味着对许多学生青春记忆的破坏。人有怀旧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需要会与日俱增。在离别母校许多年之后,重回母校,流连在那些已显陈旧的大楼之中,回想当年的激情与梦想、欢笑与泪水、成功与挫折……是一件多么令人沉醉的事啊!新校区意味着一段新历史。

  再次,育人软环境可能会恶化。新校区由于远离市区,学生自然与城市现代气息的交流大为减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大学与城市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接受现代城市文化的熏陶与洗礼。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四年大学,使他们完成了从“乡下人”到“城市人”的华丽转身。即使他们毕业后回到乡村,他们在城市学到、养成的新眼界、新观念、新思维、新知识、新习惯,都将深刻影响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服务的社会。可是,大学搬迁后,这些农村的孩子难以得到充分的城市化形塑。

  再则,许多大学建新校区后,教师往往并不会随学生搬迁。在一所大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学习生活在一起。在清晨的操场上,你能够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与意气风发的学生在一起慢跑,在黄昏的林荫道上,你能够看到步履蹒跚的教师伉俪与亲密依偎的学生情侣在一起漫步。实际上,大学是为学生而建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才应该是大学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

  此外,新校区建设所带来的债务增加、管理成本的升高以及未来由于可能的生源减少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危机等,也都是需要未雨绸缪的问题。

  那么,大学的新校区到底应不应该建呢?还是前面那句话: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权衡利弊。即使要建,也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以不违背教育规律的方式解决建校资金问题;二是要科学论证,看得远一点,至少预测50年;三是不要盲目贪大求快,校园不是动物保护区,越大越好,应以够用为原则,而且建设速度不宜太快,速度应服从质量;四是选址离城市不宜太远,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需求应通盘考虑。(作者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