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扶贫干部篇】精准扶贫既要有“柔情”也要有“侠骨”!

2018年01月06日10:44

来源:大河网

  87岁的老奶奶拉着尹红的手,老泪纵横:“听说这闺女要走,不敢让她走啊,没有这个闺女,我们一家人早都活不成了,她要是走了,我老想她啊......”尹红的眼圈也红了,转过身去,不忍在奶奶面前流泪,免得再增老人的伤感。

  上面这段小故事,是我在一篇新闻报道中看到的。这个87岁的老奶奶叫申成妮,是新郑市观音寺镇岳口村的贫困户。那个被老人拉着不让走的尹红,是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派驻到岳口村的第一书记,申成妮家是她定点帮扶的对象。老人之所以说“她要是走了,我老想她啊。”就是因为尹红不仅给她家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让她家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而且还从产业脱贫入手,让岳口村嬗变成了新的模样。

  一个看上去文静纤弱的女子,驻村两年多却让群众生出这般难舍的情愫,还帮着岳口村踏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其间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也很难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但当看到她那句“不当走读生,就在这里扎根了,不干出一个样子决不回城”的誓言时,我突然感到突兀的震惊。或许,暗香浮动的柔情再加上毅然决然的豪气,就是她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役的“法宝”吧。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当前最为艰巨的任务。设若没有点如风如水、有情有爱和“不当走读生”、“不干出一个样子决不回城”的柔情侠骨,是很难将贫困群众带上康庄大道的。

  “不走读”但要做到“走心”。因为“不走读”,尹红才踏遍了岳口村的每一寸土地,找到了村里致贫的原因;因为“走心”,尹红才理出了精准脱贫的三大支柱产业思路,将岳口村的劣势变为了优势,使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人说,“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贫困群众的冷暖是要用心去感知的、民生事业的长度是要用脚去丈量、精准扶贫的措施是要用脑去思考的,否则又岂能把扶贫工作做到点子上?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就在你身边,但我心里根本没有你。”而尹红则说:“在我的人生阅历中,有一种选择叫无悔,有一种回忆叫驻村。”我想,这就是她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留给我们最值得回味和品读的话吧!(李吉明)

编辑:张黎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