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向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颁奖传递什么信息

2018年01月09日10:12

来源:人民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一位被业内尊称为“火药王”,一位被业内尊称为“中国干扰素之父”,可见他们的科学造诣。从“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到“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两位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同样让人敬佩。

众所周知,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共有五大奖项,除了著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奖金500万元。设立国家科技奖的重要目的,就是奖励杰出科研成果,并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从实践效果看,国家科技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极其重视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正是最好的例证。比如,习近平亲自为国家最高科技将得主颁奖,正体现出国家清晰而深刻的价值坐标,即尊重科学家、鼓励科技创新。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两年前,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这次大会被誉为开启了又一个“科学的春天”。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过去几年,我国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几天前,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也提及我国去年科技创新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科技成就光彩照人,可喜可贺。这是科技工作者砥砺奋进的成果,也是一系列制度变革带来的变化。五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可发现科技是其中一个颇有分量、出现频率颇高的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并不容易,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激发科技工作中的创造力,显然是重中之重。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科技创新不可能单兵突进,必须与制度创新协同推进,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这几年,与科技有关的制度创新可圈可点,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再到《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只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坚信“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就能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编辑:张黎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