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读懂河南“塞罕坝”背后的时代价值

2018年01月22日15:22

来源:大河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地方发展、民生福祉,更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连日来,《河南日报》刊发的长篇通讯《河南有个“塞罕坝”》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为我省林场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喝彩。当然,在为我省“塞罕坝”点赞的同时,我们更应坚定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大力继承和发扬民权林场人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不忘使命、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为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从“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到“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从“大风起、飞沙舞,一年四季都喝土”到“林映水中鱼游树,云落水底鸟穿波”,当你感受这黄河故道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时,你可曾想到这里凝聚着多少民权林场人的心血和努力。68年来,三代民权林场人忍受寂寞、以苦为乐,无私地把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给这项伟大的事业,才有了名列“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的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让世人看到了千里黄河故道上的一道绿色长城。当然,辛勤的付出也换来了丰厚回报,据初步估算,民权林场生态服务价值每年可达6.96亿元,约为直接经济效益的35倍。

  笔者不禁想起了与民权林场遥相呼应的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乎在相近的时间内,他们同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其实,不管是河北塞罕坝林场,还是民权林场,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样本,都体现了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执着追求。塞罕坝人和民权林场人在建设林场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动容、令人钦佩,他们用行动抒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同时也为我们走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是一场需要大力投入的攻坚战,更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让我们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千年大计,继承和发扬塞罕坝精神和民权林场的优良传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韧劲,奋力谱写新时代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王学明)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