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小学生“三点半”问题应“各取所需”

2018年03月05日09:17

来源:大河网

  □燕农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课后托管问题,将通过多种模式解决小学生“三点半”放学给家长接孩子造成的难题。(见3月4日《广州日报》)

  就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后的托管难题,教育部曾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措施。目前,已有25个省市区采取应对措施,比如天津已做出决定,凡是家长不能及时接回家的学生都要被学校“托管”,在校内做作业或进行课外活动,学校不收任何费用;河南有些地方也已开始实施课后服务工作……综合看,解决“三点半”难题有了良好开端。

  年轻家长们对“三点半”问题倍感头疼:一者,忙于工作很难做到下午三点半就赶到学校接孩子,所以此前多是交给校外并不规范的托管班代管;二者,下班后从托管班接回孩子后,往往还要督促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等,再加上一些孩子还在周末上课外兴趣班,使得年轻家长疲于应付、疲惫不堪,而孩子在上学时间的每天下午三点半以后,几乎无所事事。

  如果上学时间的每天下午三点半以后,能够用来完成作业或者上孩子喜欢的兴趣班,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比如,广州天河区在适当延长在校托管时间的基础上,考虑引入第三方机构到学校进行托管服务,主要以音乐、体育、美术等素质教育为主;引入的第三方机构持有民办学校资格证,有偿为学生开办兴趣课程和托管服务。这既保证了课后托管时间,又注重了托管内容,相当于为学生参加各类兴趣班找到了安全可靠的出口,而且不再需要挤占周末时间。

  每个家庭和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三点半”之后,有的希望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则是希望接受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素养的启蒙与培育;有的则是要踢球击剑等,不一而足。所以,解决“三点半”问题,课后托管只是第一步,而能够让学生们各取所需才是更彻底的增量服务。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