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雀东南飞到凤还巢是时代的巨变

2018年03月22日18:51

来源:大河网

  众所周知,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工都是在奔向南方,那里好淘金,能养家糊口,能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北方庞大的农民工队伍绝对不敢小觑,他们不但是城市的人力资源,而且有不少农民工已经成长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工人才从孔雀东南飞变成凤还巢就是时代发展的巨变。

  据大河报3月21日报道,今年全国“两会”的亮点之一就是首次在人民大会堂设置“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3月20日上午8时,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办第五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共有9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这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最后一次“代表通道”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全收“亮相”代表通道,这也是河南代表团首位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他说,农民工过去是“孔雀东南飞”,现在是“凤还巢。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巨变,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高速发展时期,而绝不仅仅是南方几个主要省份在高速发展。当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接着又有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迅速崛起。因此,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人才的形势迫在眉间。所以,那些长期在外打工和创业的农民工就会产生“凤还巢”思想。而且,只有“凤还巢”才能迅速适应和满足中西部地区对于人才的需要。

  尤其是中央作出中原经济区战略部署以来,对河南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巨大影响力。而且,这是河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而且,随着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和发展,郑州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城市群里的龙头城市,再加上郑洛新经济区的规划发展和郑州自贸区的建设,让河南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河南就需要各方面大量的人才做支撑。而且,大量具有创业实力的农民工实现“凤还巢”之后,再加上河南对于高精尖人才的迅速引进,就让河南经济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的脱贫攻坚战中,那些“凤还巢”的农民工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凤还巢”的覆盖面还会继续加大。因为,乡愁是永远的牵挂;因为,游子在外发展得再好,总觉得愧对故乡那片热土。而且,有很多农民工还需要回乡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且,“凤还巢”的农民工对于建设美丽乡村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可以说,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促使“凤还巢”越来越多,完全属于时代发展带来的巨变。正是由于这样的巨变,“凤还巢”的农民工对于建设家乡充满了无限骄傲与自豪感。

  而且,农民工在实现“凤还巢”之后,他们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他们也在家乡的创业当中获得了出彩的机会;而且,“凤还巢”的农民工都是有梦想的青壮年人,他们的回归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更好地报答和感恩家乡人民;而且,“凤还巢”的农民工更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为河南增添更多生动感人的精彩故事。那么,我们就要热诚欢迎“凤还巢”的农民工回乡创业,让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步伐,让农业现代换建设加快步伐。只有这样,伟大的中国梦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喜林)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