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依规治党促进依法行政

2018年04月02日09:17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以依规治党促进依法行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强化党内法规建设对促进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公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优化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以及开辟行政纠纷解决新路径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法治建设事业的航船是在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不断前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了全面部署,准确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政府、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这一重大问题。2015年12月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指明了方向。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但依法行政绝不仅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才能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作为站在行政一线的行政行为决策者和执行者,现实中绝大多数公务员及领导干部都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履行行政职能、受行政法规制,另一方面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受到党内法规的规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成效有目共睹,党风政风显著转变,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这也深刻昭示了,从事行政工作的党员能否依法依规履职,不仅影响到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更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根基是否牢固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抓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促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行政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反过来,加强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可以有力地促进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执政原则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只有党依法执政,才能保证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其次,抓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促依法行政意识。《2016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有党员756.2万名,全国23.2万个机关单位已建立党组织,占机关单位总数的99.6%。奉法者强则国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建设能力是依法行政的决定性因素。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大力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法治意识、法律实施能力、职业道德水准,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再次,抓党组织依法决策,促行政决策法治化。行政决策往往涉及公共利益或公民权利义务,无疑应在法治的框架内行使。尽管行政机关享有行政决策权,但是,行政决策具有执行性的性质,是党组织决策的具体化,党委、党组作为各个地区的领导核心,在重大行政决策中发挥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党组织依法决策的水平决定着行政决策的法治化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也对包括重大行政决策在内的诸多党政活动进行了规范。这充分表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行政决策活动必须接受党内法规与行政法律的双重审查。

最后,抓党风党纪建设,促廉洁政府建设。廉洁政府是法治政府的重要标志,政府廉洁的实质是政府组成人员的廉洁,建设廉洁政府要求领导干部和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廉洁奉公。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迅速出台了“八项规定”并得以雷厉风行的执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风党纪建设水平显著改善,同时,政府的工作作风和廉洁程度也明显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实践证明,党内法规是监督行政权力、促进廉洁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党规执行到位,“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才能真正形成。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