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堂吉伟德
近期,在最新一轮“抢人大战”中,有专家表示,“抢人大战”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与区域经济版图变化的新动向。大学生选择户籍管理更宽松、更宜居、更有事业前景的城市,改变了原来千军万马挤入大城市的发展路径,这也是中国经济正逐步实现地区发展平衡的一个缩影。
城市招贤纳士,政策的优惠,服务效率上的快捷,既体现出尊重人才的鲜明态度,又将服务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落户政策,引进各方人才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实现了人、财、物和项目等各种要素资源的聚合,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要素。地方的产业之争、经济之争和发展潜力之争,最终都会落脚于人才之争。有了大量人才的支撑、创造和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方式不断优化。
地方要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吸纳、留住人才。在交通、通信、物流等客观限制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城市的相关政策和环境因素就更为重要。户籍管理环境宽松,仅是招纳和吸引人才的一个相对因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才是让各方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的重要因素。我国一些地方本是高等院校云集地,却因为相关外部环境没有跟上,培养的人才纷纷外流,处境十分尴尬。
究竟原因,还在于对人才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若一个城市的区位、自然、交通等处于劣势,政策层面再没有比较优势,也没有及时建立一整套人才培养、吸纳和使用的机制,则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导致马太效应加剧,在新一轮竞争中被边缘化和弱势化。
“抢人大战”的竞争,让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权利和福利也会不断被加强,人才两字所附带的价值也将水涨船高。
在人才使用价值得到挖掘和提升后,前端的人才增养也会得到加强。2017年度,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出国留学人员中,自费留学54.13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88.97%。十八大以来,有231.36万人学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73.87%。这既是竞争的结果,也让整个社会对如何认识人才、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有了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