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近日,继南航发布《关于规范南航网络选座、值机业务的通告》,表态正在清理未获授权的第三方网络平台之后,国航、海航也分别在官网发布公告,将规范第三方值机平台。5月11日,国航在官网发布《关于办理国航自助值机服务的公告》,表示正在对第三方平台进行清理,建议旅客通过国航官方渠道(包括官方网站、中国国航APP、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国航指定的值机柜台现场办理值机选座等相关服务。5月12日晚,海航在官网发布公告,规范海航在线选座、值机服务。
航空公司对第三方平台发布选座“禁令”,这个事儿其实不难理解。这可以从两方面去解读:第一就是提直降代,第二就是利益驱动。所谓提直降代,就是航空公司提升机票直销的比例、降低代理分销的比例。这也是2015年国资委交给各主要航空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益驱动就更容易理解了,提高直销比例和能力之后,航空公司收获了巨大的收益——今年3月东航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通过有效拓展直销渠道,东航的直销收入同比大幅提升34.3%,收入占比达到了51.2%。
航空公司提直降代,既是国资委交付的任务,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收益的途径,由此必然会改变行业格局,波及第三方平台的利益。在提直降代的过程中,选座“禁令”只是一种方法,但绝不意味着全部,可以预见的是,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说,类似的紧箍咒还将越来越多。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要想实现机票百分百直销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比之下,依托机票代理公司则要轻松高效得多。因此,航空公司与机票代理是一种互为依存的关系,航空公司需要代理公司分销机票,代理公司则仰仗航空公司完成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代理服务的价值被不断压缩——零代理费如今已是业内常态。于是,不少机票代理公司寄希望于“堤内损失堤外补”,试图通过各类或明或暗的霸王条款增加收益。由此,使消费者颇有怨言。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哪里买机票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更加便捷高效。航空公司提直降代,必然意味着要加大投入,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客源。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说,提直降代也远远谈不上世界末日,因为航空公司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的直销,退一步说,就算一家航空公司完全实现了直销,乘客也不可能下载所有航空公司的APP进行时间和价格的比较,信息集纳式的第三方平台仍然大有可为。
提直降代后,航空公司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机票代理机构则需要调整经营思路,而这一切都应该以乘客的需求和满意度为依据——这不仅是提直降代成败的关键,也是航空公司和代理机构的生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