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人再战高考”?

2018年06月05日18:05

来源:大河网

  40年前参加高考未被录取,40年后怀揣梦想再出发,河南安阳滑县69岁老人柳玉春重拾书本,再次踏上了“高考”之路。

  柳玉春告诉记者,1977年9月,全国恢复高考。第二年夏天,他报名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但遗憾没有被录取。同年,柳玉春家里分到了责任田,从此以后,便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我不甘心,这辈子我一定要体验一下大学生活。我从电视上看到,有人都85岁了还参加高考,我觉得我也可以。”柳玉春称,去年6月份,柳玉春也报名参加了高考,是滑县考区年龄最大的考生,总成绩超过了大专线分数。

  今年高考在即,柳玉春再次努力“奋战”高考,他用过的草稿纸足足有一米高,不仅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也希望能激励其他考生好好发挥。

  柳玉春老人提到的85岁老人参加高考的事迹发生在三年前。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5年6月7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拉开帷幕,在南京一处考点,现年86岁的考生汪侠手拄拐杖,在爱心送考司机和交警的搀扶下,第15次步入高考考场。 “这次准备得挺充分,我不紧张,会尽自己最大努力。”面对高考,汪老依旧乐观,从容。自2001年高考打破年龄限制以来,当年72岁的南京市民汪侠为圆他的大学梦开始参加高考,此后连续15年参加高考,每次都铩羽而归。

  如何看待“老人再战高考” ?

  首先,我们应该也必须为这些老人点赞。他们连年奋战高考,只为了圆大学梦,这种为追求梦想锲而不舍的努力精神十分难能可贵,也是当下我们很多人不具备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实际上,多次征战高考的老人还有很多:2014年高考作文仅获29分的作家张一一,2015年已是第五次高考;四川48岁的梁实今年第19次参加高考,被称为“高考最牛钉子户”;榆林考生刘敏慧正在征战人生中的第二十三次高考……从这些“大龄”考生的身上,反映出他们对大学梦的执着,但是这是否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能否认,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应该有梦想。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但回归现实,应该清楚,成功的前提是找准努力的方向。

  一次考不过可能是准备不充分;二次不过也可能是运气不佳;但第三次考不过就应该反思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了。我国的传统教育推崇“勤能补拙”,只要你足够勤奋,不断地反复练习,那么就会取得成功,很多历史人物都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可是却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孔子曾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一味执着于高考并不可取。找准努力的方向,才能一展所长。

  况且,大学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也不意味着只有读过大学才能成才。那么我们或许会继续追问,为何老人会有如此的大学情节呢,甚至于全民都有如此的大学情结呢?以至于每年的高考总牵动着考生和父母的神经,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为了一张大学入学券,作弊、替考等行为禁而不绝,并形成了特有的产业链。

  这一方面源于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传承;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当下“为学校是举、为学历是举”的现实无奈。打破这种局面须国家对教育体制和用人体制进行改革,同样还需要全体社会理性看待高考,理性选人用人。就像2003年7月1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路就在脚下》一文中所说,“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编辑整理/杨剑)


编辑:史海山  审核 :新闻总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