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脉延续中彰显城市品质

2018年06月20日15:40

来源:大河网

  中原大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要注重把城市发展的过程作为优秀文化积淀发展的过程,用文化这个纽带去激发自豪感、认同感,进而增加城市的竞争力。

  □河南日报评论员丁新科

  如今,穿行在新郑城区,随处可见利用文化元素彰显城市品位的“点睛之笔”: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续建设,黄帝故里景区有序扩建,接旨亭、县衙、考院等古建筑及南街古巷民居加快修缮……(据6月18日本报报道)

  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一年半以来,像新郑一样,全省许多城市致力做好以文“化”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通过“百城提质”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改变了脏乱差的旧面貌,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逐渐成为常态,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笑脸越来越多。

  “百城提质”的过程,同样是我们对城市建设内涵认识深化的过程。尤其在以文“化”城上,各地纷纷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延续城市文脉可谓各出奇招。“一城宋韵半城水”的开封加强古城保护,着力打造“宋文化”品牌,许昌擦亮曹魏名片,让三国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尉氏县整合刘麦河南段景观带、蓬池公园、蔡邕蔡文姬文化园等项目,传承历史文化。这些地方的做法提升了城市文化品质,彰显了城市文脉,也为全省其他城市打造特色文化、传承文化记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各地产业可能类似,文化却有差异,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有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原大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要注重把城市发展的过程作为优秀文化积淀发展的过程,用文化这个纽带去激发自豪感、认同感,进而增加城市的竞争力。“百城提质”工程推进好的地方,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主题突出,而当地产业、环境也同属上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精气神都不一样。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文化与城市产业、生态环境的关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各地还有许多短板要补,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文化需要。

  以文“化”城,以德润人。弘扬向上向好的精神文化,激活中原大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必将为中原更加出彩汇聚强大力量、增添独特魅力。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