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评】联防联管,构建防溺水立体防护网

2018年07月09日07:13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评论员赵志疆

  最近一段时间,青少年溺水身亡事件频频发生。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32名近期溺水人员中,87%是未成年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初中生或高中生,事发在中考或高考前后,以及学校放假时。无人看管的公共河流是最容易发生溺水事件的地方,有24名人员在公共河流溺水。

  假期生活刚刚开始,溺水悲剧就不断撞击人们的视线,不仅给涉事家庭留下巨大的伤痛,而且也引起整个社会深刻的反思——如何才能避免溺水成为暑假生活的梦魇?

  有目共睹的是,教育部门为了防止溺水作出了不少努力,每年暑假前都会发布各类通知,同时要求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教育部门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发布通知显然不应意味着防溺水的全部工作——相当一部分溺水孩子既缺乏安全常识,而且也缺乏急救技能,这些显然都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对于家长来说,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不应成为一种例行公事,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监护职责。家庭教育不应该单纯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应该将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在签订安全责任书的过程中,家校双方都不应忽略孩子的参与,因为他们才是责任书保护的主体,教育他们懂得规避风险与科学自救,是家校双方共同的责任。

  当然,防未成年人溺水从来都不只是家校双方的责任,政府层面的积极参与不可或缺。溺水事故之所以多发生在农村地区,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原因就是留守儿童——当监护孩子的责任落在家里老人的身上,难度可想而知。有鉴于此,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基层组织有必要在暑期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建设公共活动场所等方式,为那些留守儿童家庭提供服务与帮助。

  喜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炎炎烈日下,江河湖泊、沟渠池塘,每一处有水的地方都难免令孩子欣欣然而向往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灾难。公共管理最薄弱的地方,孩子往往最容易受到伤害,当孩子频频成为溺水事故的主角,无疑是为公共管理敲响了警钟——那些散发着致命诱惑的水源地,是否都有健全的管理和科学的预案?发生溺水事故的水源地有两种:公共水域的江河湖泊和无主的野外坑塘。加强公共水域的管理无需赘言,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种——相当一部分溺水事故,正是发生在无主的野外坑塘。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野外坑塘一一验明正身,填平已经废弃的坑塘,对于仍有使用价值的确定责任人实施编号管理。更进一步,有必要严格监管建筑施工、工业生产过程中遗留下的废弃坑塘,避免因无人问津而养痈成患。

  每年暑期,防未成年人溺水都会成为层层布控的重点,尽管如此,却依然未能阻止悲剧的不断发生。以此为镜鉴,防未成年人溺水的思路和策略有必要全面升级——防溺水不是简单的安全教育问题,而是涉及诸多部门的社会问题,只有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联防联管的长效机制,才能群策群力为孩子的暑期生活编织一张立体的安全防护网。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