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驾考”还需配套“最严监督”

2018年07月13日07:27

来源:大河网

  □张海英

  2017年10月,被称为“史上最难驾考新规”的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法》落地实施后,各地甚至出现“挂科潮”。然而,记者近日在呼和浩特市调查发现,驾考难度升级的同时,个别“神通广大”的驾校考场却暗地里为考生提供包过服务,只要花费数千元,就能在考试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大玩潜规则牟取利益。(7月12日《经济参考报》)

  我国实行“最严驾考”的目的是提高考生驾驶水平促进行车安全。然而,呼和浩特市驾校考场却提供包过服务,那些驾驶技术不达标的考生通过花钱就能“包过”,意味着“最严驾考”被“花钱包过”架空。这不仅给交通安全埋下隐患,也损害了有关部门的形象,因为“花钱包过”的背后是监考考官存在腐败。

  “驾考腐败”案例之前多次出现,一般都是腐败“窝案”。实施“最严驾考”后,由于考生通过率降低,变成了相关腐败人员的“商机”——驾校、教练借此向考生推销“花钱包过服务”,监考考官则利用权力保证过关并从中获得好处。那么,呼和浩特市究竟有多少考生花钱通过驾考?有多少教练、驾校、监考人员涉及“驾考腐败”?这些问题值得追问。

  所有腐败的出现,都是因为监督缺失。虽然考试场地内安装了多个摄像头,且考场中有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驾驶员考试中心的执法人员负责全程监督,但记者调查发现的事实说明,现有监督措施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笔者认为,“最严驾考”只有配套“最严监督”,才能防止某些人利用“最严驾考”带来的通过率降低去获取私利。

  首先,应该深入调查严肃处理媒体“举报”的问题。呼和浩特有关方面应该及时与记者联系,了解详细情况,以此为线索进行深入调查,最好是将涉嫌腐败的相关人员一个不少地“一网打尽”。即使记者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但有关方面可以调取考试过程音视频资料来获得证据。应该说有人在考试现场给学员发技术指令的情形,相关资料中有记录。

  其次,重新建立可靠、“最严”的监督体系。事实证明,无论是电子评判还是现场监督都是失灵的,未能阻止“花钱包过”。那么,需要重新构筑监督体系,应该根据驾校考场封闭、驾驶员考试中心权力集中等驾考特点制定全新的监督措施,通过全方位监督去消除死角和盲区。最好把“驾考腐败”纳入重点治理对象,通过经常性巡视巡查形成震慑。

  譬如,驾考现场纪检应“在场”——或派驻专职纪检人员现场监督,或通过视频直播远程监督,或经常性抽查驾考音视频资料。由于驾校考场封闭,社会监督难以“在场”,所以纪检监督要发挥关键作用。当然,现有技术监督等措施也要充分利用起来。总之,“最严驾考”需要“最严监督”护航,否则“最严驾考”徒有虚名,会沦为“腐败驾考”。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