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评】“信息多跑路”有助于“患者少跑腿”

2018年07月23日07:18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评论员赵志疆

  周口市太昊路社区的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的手机上,都有一款同样的APP。通过这个平台,居民可完成签约、咨询、远程服务、购药、查阅健康档案等,家庭医生也可通过平台掌握签约居民的健康动态和档案,为其提供疾病诊治、用药指导、饮食调摄、疾病预防等。这个电子化签约服务平台,正是太昊路社区破解家庭医生“签而不约”的一个“秘笈”。

  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途径。早在2012年,家庭医生就已在河南省开始试点,到2017年时,家庭医生服务已在我省各地全面铺开。然而,“签而不约”的现象至今仍普遍存在,由此不免令人遗憾。

  究其原因,家庭医生目前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难能顾及所有人的个性化就医需求,因此未免让公众感到意犹未尽。与此相对应的是,家庭医生并非简单的“私人医生”,与其签约的往往有多个家庭,面对庞大的就医需求,家庭医生往往受出诊装备、交通工具所限而分身乏术,导致家庭医生“签而难约”。基于这样的背景,周口市太昊路社区推出的电子化签约服务平台,颇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借助电子化签约服务平台,公众可以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和就医指导,家庭医生则不必再受鞍马劳顿之累,如此一来,不仅服务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也更能兼顾不同患者的个性化就医需求,可谓两全其美。

  网络化时代,有一种社交媒体账号最为活跃,那就是医疗服务类账号。无论是网络论坛还是微信朋友圈,各种医疗服务类文章总能迅速博得众人关注,甚至不乏有人以此为依据寻医问药。问题是,这些网络“爆文”未必出自专业医生之手,更为重要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能一概而论,笼统的医疗“爆文”显然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与之相比,签约家庭医生提供的线上服务,无疑更加准确而且具有针对性。通过医患之间的线上交流,患者不仅可以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而且可以获取更多专业的医疗常识,无论是对于疾病诊治还是对于普及医疗常识来说,简单易行的电子化签约服务平台都大有可为。

  身处“互联网+”时代,公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借助“互联网+”的春风,如果医疗机构能够更多地扑下身子、敞开大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贴心而专业的服务,不仅有助于破解家庭医生“签而不约”的难题,而且有助于以“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来缓解“看病难”。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