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河南走出来的“丰碑”

2018年08月05日09:46

来源:大河网

  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1915年出生,1981离世。曾在福建东山县工作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后来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文革”期间曾被下放劳动。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艰苦,实事求是,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十几载,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丰碑”。

  谷文昌的事迹在现今年轻人看来,或许有点久远,或许有点古老。但他的精神却是当今极为需要、也极受推崇的。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谈到谷文昌的先进事迹时指出,“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并明确提出县委书记要做到“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再次指出,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同志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显而易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眼里,谷文昌乃是“四有”干部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连载)中说:“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这就是心中有民。

  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并立下了“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誓言,把功成不必在我的“潜绩”,十几年如一日地变成了泽被东山后人的福祉,让共产党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心里。这就是心中有党。

  谷文昌为民高擎一把伞,为民敢扛一片天,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实事求是,敢于担当。解放初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的建议,一项德政,赢得十万民心。这就是心中有责。

  谷文昌为官恪守两条原则: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凡是对党的威信有害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做。坚持做到“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对权力畏戒,对底线坚守,把党性原则永远当做个人头上的天。这就是心中有戒。

  县委书记“官不大而责任不小”,唯有坚守“四有”方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愧于民、青史流芳。看来,要想做一名让总书记念念不忘的县委书记,确实是应当认真研读一下谷文昌的事迹了。(李吉明)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