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源于“抢跑”思维

2018年08月07日08:07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评论员赵志疆

  近日,省教育厅印发了《河南省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坚决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坚决纠正幼儿园布置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做法。(详情见本报今日AⅠ·03版)

  对于“宝爸”“宝妈”来说,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言。然而,不少家长虽然非常重视幼教,但未必知道幼教到底应教什么。孩子多认识几个字、学会了拼音、会简单计算,这些往往会令家长感到欣喜,不过,如果以此为标准要求孩子加强学习,未免谬之远矣——孩子自发的学习是基于兴趣,但是家长强加于孩子的只是自己的主观意愿,即使家长得偿所愿,也不过是自己为孩子刻画的模板,早已不是孩子本来的模样。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番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我国始终都在倡导的教育理念,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帮助孩子“抢跑”——中学生忙着熟悉大学的内容,小学生忙着学习中学的功课,随着“起跑线”不断前移,幼儿园的孩子也不得不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各种兴趣班趋之若鹜,至少暴露出这样一种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与此同时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带快人一步的优势,以便于在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问题的关键是,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错过了这样一个黄金时期,还有什么办法能弥补得了呢?

  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明确说“不”,而且正在为此加强监管力度。教育部门的态度和努力值得期许,不过,要想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显然不能仅仅依赖教育部门一己之力。幼儿园“抢跑”之所以成为一种风气,最重要的原因是存在着庞大的社会需求,只有家长彻底转变观念,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幼儿园在运营中出现异化。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