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意见箱原是一些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征询公众意见建议的重要方式之一。日前,记者在部分地区调查时发现,有的实体意见箱实际上已变成摆设,甚至沦为“垃圾箱”,而一些网上意见箱更是反映渠道不畅,问题难以解决。老百姓纷纷表示:提个意见咋就这么难?(据8月12日《半月谈》)
意见箱沦为摆设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实体意见箱还是虚拟意见箱,都不能止于开设或开通,而是要及时做好意见建议的回复处理工作,扭转“基层反映意见难”的刻板印象。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相关部门只有注重畅通线上线下的各种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全面地收集和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才能查漏补缺、扬长补短,做到科学决策,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是做好基层治理的前提之一。事实反复证明,因为相关部门不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对问题估计不足,对事态缺乏预判,导致很多本可避免的突发舆情事件发生了,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意见箱沦为摆设的背后,反映出一些部门和相关领导依旧奉行“鸵鸟思维”,不愿听、听不进、不会听群众意见。对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了解民意、不掌握舆情是不合格的。关注民生民情,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更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小小意见箱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