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水泥路长杂草,谁撒的“种子”

2018年09月03日08:33

来源:大河网

  “刚修的水泥路,居然长出了杂草!”在国家级贫困村——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红石村,一条长有杂草的水泥路使调查组大吃一惊。原来,2017年1至3月,重庆市审计局在对万州区2016年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时发现这一问题。收到问题线索后,万州区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新华网9月2日)

  俗话说“要得富,先修路。”其意思是,对于一个地处偏僻的村镇而言,只要道路修通,经济就会有所发达,文化交流会更深,可以更好的助力地方发展。而本文中,80万扶贫资金修10多公里的路仅400多米达标。一个方面,寄希望于道路修通致富有望的村民暂会落空,可另一个方面,80万元扶贫资金打了“水漂”,却也“致富”了一些人。负责修建的包工头获利30万,项目负责人获利15万,负责验收的相关监督人获得一枚红包。细算下来,水泥路长杂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80万修路资金,被打折如此之多,质量又何从谈起?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虽是建设领域普遍流行的口头禅,但在任何一个参与建设的心中都是必须遵从的定律。因为工程建设事关公共益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纵观本案,2015年12月,长滩镇政府组织的验收组在未对该项目的长度、宽度、厚度、硬度进行测量的情况下,便在该项目验收意见书上签名同意,验收合格。同样的,在2016年1月的区级验收过程中,区财政局相关人员组成的验收组也未按要求进行检测,直接在验收意见书上签字同意项目验收合格。如此这般,谁给长杂草水泥路撒下“种子”一目了然。

  诚然,在金钱的引诱下,一些向钱看的官员和工程承包者确是大耍两面手法,表面装得极其正派,却暗里藏针,想着如何多趁机捞点钱,肥自己的腰包,早已经将质量二字抛到脑后,取而代之的却是“要得富,走险路”,在这种金钱高于一切的前提下,他们的底线早已被洞穿,成为不折不扣的建设腐虫。这也让笔者想到这样一个段子:天堂门坏了,上帝要招标。来了3个投标人。印度人说3000元就弄好,材料费1000,人工费1000,自己赚1000;德国人说要6000元,材料费2000,人工费2000,自己赚2000;最后中国人淡定地说要9000元,3000给你,3000我的,剩下3000雇那个印度人干。

  “强基础、惠民众、管长远的民生工程”,是国家对财政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的基本定位。进而言之,整个工程从承包、到修建、到镇区验收,只要稍作过问,也不会落下10多公里的路仅400多米达标尴尬。它既折射着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涉及自我利益,在保证不得罪人的心态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无为而治”。也反映出在脱贫攻坚攻城拔寨时段,依然存在脱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讲究表面“花团锦簇”现象存在。试想,80万元扶贫资金如此所为,让我们的地方主管部门情何以堪?

  最后,笔者想再次一问,多年来,建设领域的这种“潜规则”,实际上已是公开的“秘密”。奇怪的是,这种罪恶累累的行为缘何会周而复始的存在。回望本案,谁给扶贫水泥路长杂草撒下“种子”,着实值得引以为戒,别让民众质疑道路质量的同时,质疑我们的监督能力和公信力。(文/鱼予)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