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自媒体时代,终止谣言更需网民“把好关”

2018年09月05日18:37

来源:大河网

  近日,谣言“求真”栏目盘点了8月传播较广的14条谣言。馒头掺卫生纸、高铁“座霸”在社科院工作、被“社会人”殴打,男子砍死女邻居……这些谣言花样翻新,但套路老旧。无非是通过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添油加醋、旧谣新传的形式,使真实信息偏离现实,引诱网友的关注和转发。(9月3日人民网)

  谣言频发,不仅扰乱了网络环境,也直接影响到网民的生活甚至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互联网行业已由以内容为中心的web1.0时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web2.0时代,网民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在网上发布文字、照片、声音、视频,还可以与其他网友们进行互动,这种便利性使得一则消息可以在极短地时间内传遍世界各地,自媒体在报道事件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面对谣言泛滥,不少人发出感慨,自媒体时代,真相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他认为把关(即守门)是指传播者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一种传播行为,并指出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把关人。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产生的整个过程,包括采集、编辑、审核、发布等每个环节都牢牢地掌握在媒体手中,政府和媒体工作人员掌握着“把关权”,是“职业把关人”。然而,自媒体时代则不同,公众掌握了一定的信息传播主动权和决定权,从制作到传播,一个普通的网民就能完成,人人都可以是“记者”。而普通网友与真正的记者之间的差别在于,网民随手发布和转载的内容不过经过“专业把关人”。因此,自媒体时代,网民作为最大信息源的提供者,使得“网民把关人”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庞大的网民数量在传播社会动态信息的同时,也更容易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可以说,网民成为谣言传播的起点和归宿。因此,终止谣言更需普通网民扮演“把关人”角色。

  对于网民来说,常识欠缺、科学知识不足、主动辨识信息的意识不足、个别网民网络道德感缺失而故意传谣等是谣言迅速扩散的原因。正是这种不足,使得网民成为养生、食品、医药等谣言信息传播的“帮凶”。因此,对于网民来说,在享受自媒体为生活带来的种种便捷时,更要明白自媒体是把双刃剑。通过不断科普知识、增加专业知识、提高媒体素养等方式,使得谣言变事后“灭火”为事先防范,不信谣、不传谣,为网络环境净化贡献力量。(臧小景)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