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放大省院合作的“乘数效应”

2018年09月18日08:2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冯军福

  在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协调下,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中科院半导体所专利成果,投资3亿元建成国内第一条PLC光分路器芯片生产线,彻底打破了该类芯片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同时,中科院通过与仕佳光子合作,瞄准光电子芯片领域我国卡脖子难点开展攻关,完成了新型激光器芯片设计和产品化。(据9月17日本报报道)

  河南仕佳光子与中科院的“牵手”,堪称我省省院合作的典范。近年来,我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持续发力,“河南制造”正在向“河南智造”转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同时,我们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够,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不紧,创新领军人才相对匮乏。而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创新成果来支撑,对先进科技的渴求尤为迫切。大力引进科研机构,推进省院合作,聚集创新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为我们目前创新突围的一条“捷径”。

  作为科技“国家队”与“火车头”的中科院,其科研能力强大、创新人才集聚,但科技成果落地难、产业对接不紧密、研发平台较欠缺等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块“心病”。

  在新一轮创新大潮中,通过省院合作、院企“联姻”,双方可以实现取长补短,互惠互利。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桥梁搭建,可以让我们直接获得最优秀的智力支持,直接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应用的“一步到位”,激发“乘数效应”,为我省今后开展院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利用的创新之路。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两条途径”一起抓。在本土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吸引、转化先进的科研成果为我所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自主创新不是“封闭的自我创新”,开放创新也不是“开放的全面引进”。在全球化的环境下,重大创新仅凭一个企业很难完成,必须进行开放式合作创新,使科研机构与产业机构独立发展而又紧密合作,这已经成为科技产业创新的大势所趋。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就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河南佰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农特产品热泵干燥装备,可提高农产品干燥优级品率20%,使农产品价值提高10%—30%。这一创新产品正是基于强大的市场需求,这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原动力。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进步之魂。持续放大省院合作的“乘数效应”,我们就能集聚各方优势资源,围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应用等示范,实施精准项目对接,推动更多重大成果在河南落地转化,持续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