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讲好科学故事 致敬中国脊梁

2018年09月18日14:01

来源:大河网

  9月17日,南京大学发布讣告,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闵乃本,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9月16日17时36分在南京去世,享年83岁。闵乃本院士曾参与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推动了量子调控等重大研究计划的设立和实施。

  9月1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终年56岁。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9月12日,他在病危住进重症监护室不能说话的情况下,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科技日报》综合)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的科学家们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值得我们深深敬佩和永远缅怀。我们为祖国自豪,为祖国有这样心系国家的民族脊梁而骄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离不开人才。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学家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中华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作为新闻媒体,讲好科学家的伟大事迹,传播科学声音,弘扬科学精神,培育起崇尚科学的文化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务实进取的精神在社会蔚然成风,让科学精神之树枝繁叶茂,结出创新的累累硕果,就是对这些中国脊梁最好的致敬!(剑雨飞杨)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