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异地门诊就医直接结算

2018年10月09日08:2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罗志华

  近日,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启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负责人在上海签订试点合作协议。(见10月8日《健康报》)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经初具规模,诸多跨省异地就医的患者可以在异地直接结算,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先垫付看病费用,再将票据拿回参保地报销。据统计,截至6月底,国家平台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9.9万人次,医疗费用150.3亿元,医保基金支付91.0亿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政策已给众多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实惠和便捷。

  然而,当下,这些好处只有住院患者方能获得,跨省异地看门诊仍然无法直接结算,门诊患者在异地通常只能掏现金看病。这样一来,很多患者虽然医保个人账户上有不少钱,但由于人在外地,却不能便捷地使用这些钱,只能让它继续沉睡。一些慢性病患者在参保地可以享受到一定限额和比例的门诊报销,但他们到了异地却无法享受。比起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的病情虽然较轻,但数量更为庞大。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项惠民措施的惠及面,从住院患者扩大到门诊患者,是很多人所期盼的一项民生福利。

  但也要看到,与住院直接结算相比,门诊直接结算更加复杂一些。门诊人多面广,涉及的科室和就诊人员更多,直接结算存在的难度更大。而且,各地门诊报销政策的差别也更大,譬如门诊慢性病报销,各地不仅报销限额和比例不同,而且报销病种和药品目录等,也都存在差异。实行异地门诊直接结算,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清除很多障碍。

  开先河的第一步总是最为关键,只有迈出了这一步,克服技术方面的难题就是时间问题。此次三省一市的试点值得期待,若能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新模式,再推而广之,善莫大焉。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