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孩子的“首席服务官”

2018年10月15日08:24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评论员刘婵

  最近路过郑州市银莺路小学门口,发现不少人被该校的校牌所吸引,五个苍劲有力的隶书大字镌刻在崭新的校牌上,落款竟是该校三年级学生曾睿瑶。今年9月,她获得“校牌书写”比赛的第一名,校方决定,将她的字作为校牌挂在校门口。

  把学生的书法作品作为校牌挂在校门口,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光荣和奖赏,也是赏识教育的最好体现。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成才成人。我们可以试想,或许就是因为青少年时期的这一次获奖,将激励曾睿瑶同学更加勤学苦练书法,将来成为一名著名书法家;哪怕不走书法这条路,只是作为一门特长来培养,她也将满载着这份自信与自豪,去面对未来求学路上的种种挑战。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正变得多元,仅仅追求高分已经成为过去时,他们对全面发展的能力更加关注,也倒逼学校要更大尺度地把校园还给学生。

  把校园还给孩子,就是要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在这里感受被爱,也学会去爱。大胆让学生来书写最醒目的校牌,是把校园还给孩子;还有的学校或是让学生自行设计校徽、校服等,或是民主选举学生干部,或是举办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发挥绝对主导作用……这些举措都是给学生广阔天地、让他们拥有“自治权”的良好尝试。学校管理工作者应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立场,开展各项工作,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此外,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是每一所学校都应思考和努力的。学校并不能存在于真空环境中,难免受到社会上各种文化与风气影响,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承载着育人、培养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特殊使命。正因如此,山东菏泽红领巾印万达广告事件才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明令禁止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像银莺路小学这样,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一方面传播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树立了榜样,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一举多得。

  “00后”已成为当下基础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一代人正处于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折时期。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为“强起来”的一代打造更好的教育,满足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当好他们的“首席服务官”。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潜心教书、用心育人,把答卷写在老百姓的心上。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