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戴歪的“帽子”遮住创新的眼睛

2018年10月30日08: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大家的印象中,诺贝尔奖获得者通常都有着较高的职称或职位。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就显得有些“另类”了,她只是滑铁卢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说,自己是一个有点懒惰的人,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申请正教授又不会失去工作”,所以从未申请过。唐娜对于教授这顶“帽子”的态度,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提起社会上被诟病多年却依然存在的“唯帽子是举”。

  其实,“帽子”最初是顶好“帽子”。为了让更多的人才涌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实施人才计划,为优秀人才授予称号、提供相应的正向激励,的确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加快了我国创新的脚步。只是,随着附加在“帽子”上的物质因素越来越多,“帽子”也就越戴越歪。一些地方和科研机构按“规格”定制“帽子”,造成人才“帽子”满天飞;以“帽子”评定科研成果、配置科技资源,导致人才计划的良好初衷在执行中走了样。

  更严重的是,数“帽子”成了单一的评价标准,戴歪的“帽子”遮住了创新的“眼睛”。为了抢“帽子”,很多科研人员偏离了正确的研究方向,不做原创的,只做跟风的、短平快的,离“帽子”近了,离贡献远了;甚至另辟蹊径,找关系,拼运作能力,离投机钻营近了,离科学精神远了。为了抢戴着“帽子”的人才,不少科研机构不顾实际、不惜重金,挖来再说。如此草率,容易出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错配,也会带来科研梯队结构的不合理,无法确保持续的创新产出,更难形成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所以,是时候把“帽子”扶正了。既然“帽子”过多过滥,那就完善顶层设计,梳理整合各类各种人才计划,重复、不合理、质量不高的予以精简,口碑好、质量高、影响广的予以保留,避免政出多门、定位重叠,让科研人员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搞创新研究上。这并不是要减少对优秀人才的激励,而是在整合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更为有力有效的支持。同时,还要完善跟踪评估和淘汰制度,评估不达标者应被“摘帽”。毕竟,“帽子”代表的是科研人员某个时间段内的研究水平,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帽子”会有不“合身”的时候,被摘下也是敦促创新脚步不能停。

  既然评价标准“唯帽子是举”,那就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既看“帽子”,更看“里子”。也就是说,既看已经获得的荣誉,更看人才当前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不把教育和工作背景简单等同于科研水平,而是注重凭能力、凭实绩、凭贡献评价人才,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避免与物质利益直接挂钩。同样的道理,要让科研机构不以头衔论人才,还要改革针对科研机构的评价体系,不以“帽子”人才多寡为其科研能力排定顺序。事实上,关于改革现有评价体系,我国一直在努力,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接地气、实打实的举措,关键是要在落实上更进一步。

  最终,我们要回到“唯才是举”的正途上。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英雄”,让更多拥有真才实干的人“冒”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创新事业留人、选人,让创新型国家建设蹄疾步稳。(牛 谨)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