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乌镇,网络命运共同体的“网线”

2018年11月08日15:27

来源:大河网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7日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强调,各国应该深化务实合作,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11月8日《人民日报》)

  桨声船影,烟雨画巷。中国江南水乡的千年古镇——乌镇,再一次摊上了一桩“世界大事”,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又一次在这里“上演”,来自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43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81家境外企业和机构,汇聚了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联合国儿童基金、欧洲卫星通信、法国达索系统、卡巴斯基、新加坡APACPAY等知名企业和机构……乌镇,全球聚焦,成为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唯一的一根“网线”,让世界互联网因乌镇而更加美好!

  一网一世界。互联网的存在,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人际间的交流超越了国界、肤色乃至语言、文化的隔阂,把原本遥不可及的世界改变成瞬时即至的互联互通,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互联网无国界、无边界的“魔力”把世界变成“全球化通”,打破了或有形、或无形的国境线,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正如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总书记主席指出的那样“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只被“一线牵”,世界是“一条线”的“串串”,“全球互联一家亲”,没有了国界和边界之别,只有一个身份:网民!今天开始,1500多位中外嘉宾汇聚乌镇,围绕“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开展技术与灵感的交流和碰撞,让开放、平等、互助、共享的互联网基因与千年水乡深度交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受益者。短短23年,从一条网速仅有每秒64千比特的网线出发,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规模,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2.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6.5%。如今,中国已逐渐成为数字技术应用的驱动者、引领者,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倡导者和贡献者。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正是中国同全球合作伙伴一道,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个平台,与会嘉宾就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贡献智慧、凝聚共识,相信必能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中国力量”,以互信共治构建一个普惠共享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乌镇时间,全球沟通。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当前,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治理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使得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信息化挑战、如何用好互联网,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中国连续五年举办乌镇大会,就是搭建全球合作交流的平台,为世界各国共话网络提供了一个“国际舞台”,邀请来自全球多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技术社群和民间团体围绕数字经济、前沿技术、互联网与社会、网络空间治理和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并提出“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的中国方案,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

  从首届大会“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到第五届大会的“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的主题始终贯穿,“同”的初心始终未改。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实现世界网络大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乌镇,将不负期待!(作者:乐兵)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