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孔文卿们点燃了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

2018年11月09日16:59

来源:大河网

  今年59岁的孔文卿老师在花山村小学教学36年,这个学期他成了村小学唯一的老师,不但要为仅有的2名学生教授所有的课程,还要按时给孩子们做午饭。花山村民说,“村子有了学校,也就留住了人,村子才有将来”。还有一年孔文卿老师就要退休,他不知道未来学校是否能继续办下去,但他退休前还有最后一个心愿,希望村里能有一所幼儿园,方便孩子们也留住年轻人。(11月8日大河报)

  孔文卿老师和学生正在吃午饭

  农村教育是影响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这种情况更为突出,花山村小学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解决农村教育不平衡这个难题,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在第六届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贫困地区儿童占全国儿童的五分之一,很多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发展水平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9岁的孔文卿每天都在不停转换着身份。他是无所不教的“全科教师”,他是给孩子们做饭的厨师,他还是校长、保洁员、保育员……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另一位河南乡村教师张玉滚,他们不是个例,他们反映出乡村教育的现状。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了好的政策,还要靠人才、靠教育事业,所以,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才是农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因人才匮乏,大多数乡村教师似乎扮演了学校中的各个角色。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没有乡村教师的坚守,乡村教育很难发展下去,更别说发展的快、发展的好。如何化解贫困地区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成为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乡村教育的短板,我们在为这些这些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感动之外,也需要知道:59岁的孔文卿即将退休,照亮山里娃求学路的张玉滚已经干了17年……

  除了根据乡村的特点,构建异于城市教育的“自然—人文—灵活—小规模”的教育形式外,还要为乡村教育提供保障,从留得住人才上下功夫,不断改善乡村教师教学条件、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为乡村教师在工作、生活方面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让乡村教师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真正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同时,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办好农村学校,既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乡村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程。我们也有信心,未来,会有更多的优秀教师拿过接力棒,托起乡村孩子的求学梦。(予声)


编辑: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