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包子的故事

2018年11月13日15:18

来源:人民网

近日,长江日报在新创《长江观察》栏目推出一篇报道,《成都店直接开在“袁大头”对面——江城“包子江湖”风生云起》。文章讲了两个包子的故事:一个是广受民众喜爱的“袁大头”包子店在汉口光华路开了30年至今畅销不衰;另一个是成都“九龙王”包子铺把武汉的第一家店开在“袁大头”对面,生意火爆。报道一经问世,就引起众多网民关注,“老干部知音”还在网上播出了图文并茂的报道。笔者20年前就知道“袁大头”的名声,这次读了两个包子的报道,禁不住要谈点读报体会与诸位朋友交流。

先说坚持30年不衰的“袁大头包子”。武汉市民常以热干面、豆皮、面窝、油条当早餐,吃包子的人不多。但“袁大头包子”却从5平方米的夫妻店开到500平方米的大门面,30年里只涨了3次价。这是靠什么在坚持?店主人说是“有老顾客,吃了几十年,不会随便换口味”。说着易,做着难。30年里,不变的是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变的是经营中的种种细节——食材选用和口味搭配、员工素质和管理方法、生产模式和销售手段。初心不变,目标不变,顾客的认可和市场的口碑就不会变。

再说开拓新天地的“九龙王包子”。他们来到武汉经过市场调查,把总店开在“袁大头”的马路对面。“九龙王”武汉市场负责人说“我们就是要把店挨着最好的那一家开”,春节前,他们还计划在武汉开30-40家分店。那么,开张的情况呢?常有人在“袁大头”买15个包子,再过马路到“九龙王”买15个包子,对比着吃。为了满足人们批量购买的需求,他们开业后连续做了15天促销,还发售会员卡,花50块钱办卡就能享受八五折的优惠。在短短20天里,就有上千人办卡。凭着现代化的营销模式,“九龙王”迅速站稳脚跟,这种远见和胆量着实让人点赞。

两家包子铺的竞争,不仅给武汉三镇的食客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折射出武汉的气度和效率。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武汉就交通和流通的娇人业绩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进入新世纪,武汉又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引进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型企业和拔尖人才。现在引来的这家包子店,只是武汉营商环境改善的一个标本和切片。在新时代,武汉必将拿出更多的资源,进一步扩大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幸福感!

(赵振宇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