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小学生怕迟到坐地痛哭是一堂观摩课

2018年11月16日19:37

来源:大河网

  近日,湖北武汉地铁里,一名小学生背着有他半个高的书包,还提着一个包赶地铁上学。由于晚了一点,男孩到站台时车门正在关闭,眼看列车开走后,他突然坐在地上爆哭起来。工作人员闻讯赶来,一问才知道,原来男孩是怕上学迟到。(11月15日中国新闻网)

  哭闹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些孩子针对父母的“杀手锏”,往往让父母又气又恨又无奈。而这个小孩的爆哭却让人心疼,更值得深思。

  孩子的一举一动是自身素质和修养的表现,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影响深远。就自理自立能力来说,父母一味地全程接送和帮带,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甚至引发了一些不良思想和习惯的产生。相反地,如果家长注重对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培养的话,孩子会相应养成不少好的生活习惯。

  报道中小男孩坐地爆哭引来网友心疼,疼中更多的应该是赞。首先,小孩子一个人背着大书包,准备乘地铁去上学,而且还提着一个大包裹,很容易让人看出其较好的自理自立能力。其次,孩子突然坐地爆哭,原因是怕上学迟到。这个“怕”字虽然蕴含有多个可能的解释,但至少来说,孩子心中有一定的原则,有制度观念,有规则意识。面对可能到来的迟到,孩子知道害怕,因为他明白学校里的规定,知道上学迟到是不对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坐地爆哭”也暴露了小男孩的弱点,这也是很多小孩子身上都普遍存在的短板: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以“哭”来表达自己的恐惧和无助,发泄自己的情绪,博取外人的同情。他们不能坦然面对问题,静下心来想办法解决困难。他们缺乏的理念是,错误的发生不可避免,即使无法弥补,至少要总结一下经验教训,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角,他们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走向。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家长和教师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好榜样引领,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在提升素质中增强自信。同时也要给孩子创设更多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中提升能力。

  小学生怕迟到坐地痛哭虽是个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共性问题,正如一堂观摩课,需要大家从中去深入思考,认真面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同样重要,一个都不能偏废。(老车新辙)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