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该追问“尴尬政策”从何而来

2018年11月19日08:19

来源:大河网

  有的上级政策看上去很美好,到了乡镇基层却变成难以执行的“尴尬政策”;本来期望得到群众响应的好规定,却让基层干部叫苦不迭……近期,记者在农村基层调研发现,一些政策由于缺乏前期调研不接地气,最后变成“空中政策”甚至沦为一纸空文。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是对政策落实不力的批判。但实际上,在现实中还存在这样一种状况,那就是政策落实不力,并不是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而是政策的出台本来就有瑕疵,并没有结合实际需求,根本就不应该出台的政策出台了,出台后又一味强调要落实,从而会导致“水土不服”。

  实际上对于基层而言,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政策”,让基层干部无法适从。一方面,必须要执行,上面出台政策后,一般有个期限规定,如果没有落实好政策,完成好任务,就可能会惹得上级领导不高兴,甚至留下不听招呼、不按规矩办事、不担当作为的印象。另一方面,政策的落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不仅是基层干部要得力,更需要政策本身就是切合基层实际,符合百姓预期,如果一项政策只顾当前,否认过去,甚至回避矛盾,只提出要求,而不给予解决的配套措施或者路径,只可能会让人民群众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根本就不配合,长此以往,这样的政策只是产生和激化矛盾的导火索,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政策。

  这些“尴尬政策”无法落实,究竟从何而来,更需要追问。因为只有理清楚“尴尬政策”的产生过程,才能够助推各项政策更加接地气,更能够避免“水土不服”的状况发生。

  其一,某些“尴尬政策”出台是为了应付。有的部门为了应付上级要求,常常以文件贯彻文件,直接把上级的指导意见作为自己的贯彻落实措施,生搬硬套。明明上级的是指导意见,需要下级部门能够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但是,一些市、县部门却为了完成任务,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直接生搬硬套,导致政策无法落地。

  其二,某些“尴尬政策”的出台源于“拍脑袋”决策。一些部门的领导干部并不了解基层,不知道基层工作的复杂,不知道如何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而一些政策制定部门并不考虑基层工作的客观性和具体性,而是一味地强调落实,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不调研、不征求意见,甚至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匆匆出台政策,导致“拍脑袋”制定出的政策根本无法落实。

  政策要想落地,就得契合实际、符合需求、因地制宜,否则,只会导致“尴尬政策”尴尬了群众,苦了基层干部。(文/梅子缙)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