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费”暴露了权力监管漏洞

2018年11月20日08:37

来源:大河网

  “万宁市东澳镇农业服务中心水利股原股长崔雨权,在该镇2015年拍摄危房现状全貌相片工作中,违规向259户危房改造户收取拍照费5392元用于个人开支……”近日,海南省纪委监委通报了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崔雨权违规收取群众“拍照费”就是其中一起。(11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老虎”令人反感,但“苍蝇”每天扑面却更令群众闹心。毫无疑问,崔雨权就是“苍蝇”群体中的一员,倚仗手中有些实权,对群众予取予夺,甚至大言不惭“反正他们也不了解政策,我不说他们也不知道这是免费的,何况他们都领了几万块的危房改造补贴了,这一点钱也不算什么。”

  的确,从金额上讲,危房改造补贴远高于他收取的“拍照费”,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贪占群众一分一毫是党纪党规对每名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任何人都不能将群众视为“取款机”,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从群众应得利益中“揩油”,这是为官做人所必须遵守的底线,倘若这条底线都被突破,那将是对干群关系的最大侵蚀。

  “拍照费”的得逞是底线的又一次失守,再次敲响“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警钟,不过,更值得警醒的是,在底线失守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权力监管问题,亟需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反思、认真对待,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克服。

  一方面,任何惠民政策从出台到落地,必然要经过广而告之的过程,而这也是解决干群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如果危房改造工作推动过程中,党员干部能将政策讲得细一点、深一点,让群众知道期间会产生哪些费用、哪些是必须缴纳的费用,又怎么会发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正是政策解释不清不透,才给权力监管留有死角,让人钻了空子。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工作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分派到每名公职人员,这是一种信任,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管,任何政策是否落实见效,还要群众说了算,到群众身边做好回访、调研,就成了强化权力监管必不可少的一环。具体到本案,只要政府能安排人员下去走一走、问一问、听一听群众的声音,“拍照费”问题早该被发现、被制止,群众获得感或许将更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对公权力的约束力也越来越强,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个别党员干部不收敛、不自重,想法设法钻制度空子、以权谋私。就如“拍照费”一样,钱虽少,却依旧有人琢磨、惦记。这就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权力行使的公开透明,构建更加全面立体的监管体系,对制度落实进行全面探照,不给任何人留违纪违规空间,从根子上铲除贪腐滋生的一切土壤。(史俊逸)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