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墓岂能成菜地

2018年11月28日08:18

来源:河南日报

  11月25日,中国唐史学会专家学者和记者赶到位于西安的杜牧墓遗址时,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这里成了一片低洼菜地,7米多高的墓土已被挖尽。(据11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这是杜牧晚年写下的诗句。千年之后,竟一语成谶。一代杰出诗人之墓,竟沦落至此,令人唏嘘不已。据报道,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杜牧墓只是被确认为“文物点”,严格说来,应该是“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也就是说,杜牧墓尚未达到保护的标准。无独有偶,同样因为不在保护名录内,另一处名人故居——张养浩故居遗址也面临被拆的险境。

  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之魂,让宫阙万间都化作了土,实不可取。虽然杜牧墓遗址、张养浩故居等暂未列入保护名录,但仍然需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这些承载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保护遗址若只看名录,大量文化遗址只能不断丢掉阵地,让城市陷入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之困中。

  一座文明城市、文化城市,理应保护好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旧建筑。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难免要对遗址建筑进行处理。而如何对待不在保护名录内的古遗址,体现着城市管理者厚植城市文化的智慧和胸襟。(曾鸣)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