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多,就等于服务全?

2018年11月29日09:31

来源:河南日报

  □夏季伟

  在全国很多地方,一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越来越多的牌子悬挂在基层单位的墙上门上,大大小小动辄几十块。不少群众反映,有些地方只管挂牌,却无相应功能为百姓提供服务。由形式主义催生的挂牌过多过滥现象近年来有加速蔓延迹象,“牌子满墙”成为基层治理铲除不尽的“野草”。

  以挂牌子的多少,来代表为百姓服务功能多少;以对牌子的重视程度,来代表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这种现象在不少地方都是公开的“秘密”。上级领导来检查了,看到牌子多,就会以为“功能齐全”“人员到位”“领导重视”,就会认为工作开展得好、成效好。然而对每块牌子是否有专门人员进行一一对应,每项工作是否真正深入开展,却往往走马观花,满足于听听汇报、看看资料就算检查完毕。

  事实上,绝大多数基层组织人员少、场地小,事情多、责任大,对于上级要求挂琳琅满目的牌子,也有很多的无奈。每项工作上级都要求挂个牌子,基层只能听从上级一个又一个部门的要求、一级又一级领导的部署,按时、保质、保量地进行悬挂。然而由于场地有限,只有将诸多牌子尽量“打包”悬挂;限于人员有限,一个人要对应很多的牌子,有的牌子还找不到相对应的工作人员。很多时候悬挂的牌子并无实际用处,只是成为迎接检查的“道具”,或者为个别部门、个别检查量身定制的“亮点”和“看点”。这样的牌子,说到底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

  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只要牌子不要内容,其实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歪风,劳民伤财不说,也让群众眼花缭乱。要想根治,需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要花大力气纠正扭曲的政绩观。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对哪些牌子需要挂,哪些牌子不需要挂,应该有个“底”和“度”,不能凡事都要求基层挂个牌子以示对工作的重视。第二步,作为基层组织和干部,更应该校准为民服务的“坐标”,不要凡事都刻意打造“盆景”,逢迎领导,而是要结合实际,做到对老百姓的诉求有求必有应,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中心,做好为民服务的各项事务。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