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部29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自即日起施行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6项措施。在为民众办理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提供便利服务方面,将为企业集体用工、急需用证的高考考生等开设办理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绿色通道”;居民身份证相片“多拍优选”。民众如果对拍摄的居民身份证相片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拍照3次,从中优选满意相片。(中新社)
身份证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任何变化都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
丑丑的身份证,是大家心中的“痛”。特别是一些“颜值控”们,常常用“恐怖”二字来形容自己的证件照,“拍出来的照片像监狱里的犯人似的”,羞于向别人展示。也曾有人因为身份证照与本人有差距而遇到不必要麻烦,出游时遭受别人的“白眼”,或者在一些旅游景点购票时经常被认为是“冒名顶替”。客观的是说,公安部门的拍摄目的主要是想认清楚个人的容貌特征,同时,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应得到保障。我们似乎不应该对身份证照片的美丑在乎多少。
然而人们的审美眼光提高了,逐渐不再只满足于识别身份,还要“美美的”。不仅身份证照片,很多事物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已成为大家的一个诉求。如郑州街头黑黢黢、不被人们注意的井盖,经过一番改造后“变身”成愤怒的小鸟、可爱的猫咪、喜洋洋等十分惹人喜爱的卡通形象或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山水风景画,吸引了众多路人的围观和拍照。人靠衣裳马靠鞍,城市也一样。沙井盖、变电箱还有一些围墙涂上彩绘后变成了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让人瞬间觉得可爱又温暖,这是郑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工作内容。而身份证“多拍优选”也正是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体现政府便民措施更加的精细化和人性化。
除此之外,群众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户籍地公安机关会通过“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微信等“互联网+”渠道提醒群众及时换领新证。 这些“有温度”的便民举措,是“想民之所想”的写照。在身份证的问题上,还有许多服务细节需要提升水平。政府的公共服务,从来都应该是在细微之处见改变。难能的是,细小而又可贵的进步。(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