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通州区召开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发布江苏省首张县(市、区)级人才环境地图,地图直观展示通州区各镇(区、园、街道)的产业板块,指引人才“按图索骥”。同时,通州还出台“510英才计划”,释放出一揽子激励措施。(12月2日,澎湃新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活力,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打起“抢人大战”,相继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特别是在落户、住房等方面做了大量文章,吸引了许多海内外优秀人才在城市安家落户。但是,人才引进来了,如何让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是摆在各大城市面前的难题。比如,有的城市引进人才政策很优惠,出台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优先解决人才子女入学、根据学历实施不同金额的补贴等等政策,使人才“愿意来”,但却缺乏后期人才培养的沃土或空间,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没有良好的创业、就业、居住环境,造成人才战略随人才的二次外流而流产。
人才“来”是前提,“留”才是关键,使人才成为发展金钥匙,才是努力方向。通州区的“人才环境地图”指引人才“按图索骥”,根据产业板块找到就业人才适合的岗位或创业人才适合的载体,是“留”住人才的有益实践。不可否认,政策对于“留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更需要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协调发展,做优做强城市“软”“硬”实力,才能让人才落地生根,真正安心留下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力才智。
一方面要种好“梧桐树”,夯实产业发展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培育壮大存量经济,大力引进新兴产业,提升城市经济“硬实力”,达到“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的效应;另一方面要不忘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挖掘培育城市传统文化,改善人居生态环境,配套优质基础设施和政务服务,时常关怀、爱护优秀人才,增强城市归属感、亲近感、优越感,保障人才安居乐业。
总之,“引才”“留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就业、创业问题,也涉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城市只有在综合层面上为人才搭建起扎实的平台,才能让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能力,使人才优势切实转换为城市发展动力。(袁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