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成为“机遇之城”的关键何在

2018年12月05日07:41

来源:大河网

  能连绵不断地创造发展‘机遇’的城市,起码包含两个重要‘能力’:一是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提供尽可能高的收入。

  □河南日报评论员薛世君

  “智汇郑州”人才政策推行一年来,很多在郑州落户的人才,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去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小郭,在接受采访时喜出望外,“早上手机收到一条信息说是我申请的购房补贴到账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领到手。”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郑州拟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1314万元购房补贴。(见本报12月3日相关报道)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购房补贴意味着什么,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城市温度和政策关爱,恐怕像一句广告语说的那样,谁领谁知道。由此可以看出,“智汇郑州”人才政策正在以实实在在的福利和满满当当的诚意,张开怀抱接纳和优待在郑州落户的各路人才。这无疑会温暖很多年轻人的人生际遇,也会为郑州这座城市增添强劲的发展动力。

  年轻人进入一座城市打拼,人才选择一个地方落户,核心诉求不外乎两点——安居和乐业。“购房补贴”这样的政策红利,以及郑州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面貌、颜值内涵双修下都市品位逐步提升等,持续优化巩固着“安居”的基础。以笔者所见,郑州尤需拼尽全力谋划布局的地方,就是为各路人才提供“乐业”的机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重点阐述和规划了未来要重点打造的城市和发展的区域中心,即“12城+2区”,其中就包括郑州。而且,规划的适用年限一直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对未来30年的发展都具有指导作用。使命在肩,再结合此前国家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所面临的发展利好不言而喻,未来必定是前途无量。

  今年上半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普华永道发布了《机遇之城2018》系列城市调研报告,郑州跻身“机遇之城”前十名,而且排名近年来在逐年爬升。“机遇之城”的名声不是随便给予的奉承,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担当。通常来说,能连绵不断地创造发展“机遇”的城市,起码包含两个重要“能力”:一是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提供尽可能高的收入。归根结底在于一点——产业实力够不够雄厚。

  当年跟随富士康落户郑州的,是一个庞大的智能手机配套产业体系。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大项目所产生的“机遇”,既有城市的发展机遇,也有数以十万计人才的人生机遇。前不久的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上,4.3万余人达成签约意向,9700余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一站式”入职。2018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仪式上,共有611个、总投资3296亿元的项目签约。这两个重大活动之所以接踵而至,并不仅是时间上的巧合,恰恰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使然。

  以人兴业,以业聚才。人才和产业项目,互为依存、相生相伴。一座城市所蕴含的“机遇”,恰恰就在于人和产业的无缝衔接。引进、培育一个又一个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大产业,扩大产业吸纳能力,有助于郑州挑得起“国家中心城市”“12城+2区”“机遇之城”这样的重担。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