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林
笔者身边有位村支书,多年来一直坚持一个习惯:每次到镇政府开会或办事后总要多跑几个部门,为村里群众代办一些如转移组织关系、开证明、为小孩上户口等小事。他常常说:“联系群众先要做好小事,做好小事群众才会拥护。”
“联系群众先要做好小事”,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工作的真谛。从这位村支书身上,我们看到,只要善于从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满腔热情地为老百姓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就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基层工作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何谓“小事”?单从字义上理解,“小”字的含义无非就是涉及的范围小、受到的关注小、造成的影响小。然而从内涵上分析,一个“小”字却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求医看病、柴米油盐、冷暖安危,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对群众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左右群众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
点滴小事,折射的是群众忧乐。群众看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否真的执政为民,往往首先就看这些身边事、小事办得如何。正是千百万个涉及百姓利益的一件件小事,才构成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大事。可以说,“小事”折射形象,“小事”关系党风、政风。群众评价党员干部的形象、作风,不仅仅是看你办了几件大事,更主要的是看你平时在“小事”上表现得怎么样。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有句名言“群众的任何小事都是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对于党和政府来说,人民群众的事不应有大小之分。有时领导同志只需说一句话、批几个字,举手之劳,却能够解决老百姓长期难以解决的难题。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多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件“小事”,就能解决很多很多老百姓的大难题。
“志在高山行在微”。党的事业就是一座高山,这座高山是由无数“平凡小事”堆积而成的。一个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信念的共产党人,就应该善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中赢得民心、汇聚力量,用一块块“砖石”砌成党和人民事业的壮丽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