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入冬,寒风凛冽。安阳县瓦店乡杨奇村张玉娥老人家的一间屋内却温暖如春,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株株蘑菇如花绽放。张玉娥90岁了,无子女,是村里五保户、贫困户,多年来由侄子耿常安照顾。定点扶贫单位分给她家的1000个菌棒,平时也是由耿常安负责打理。
“扶贫单位提供一条龙服务:蘑菇场技术指导,负责收购;扶贫干部帮忙采摘,寻找销路。我每天给菌棒喷喷水、通通风就可以了。才一个多月,就采收400多斤蘑菇,挣了1000多块钱。”这几天,耿常安天天笑呵呵的:“我把这讲给俺玉娥大娘听,大娘说这都是托扶贫帮扶的福!”
负责帮扶杨奇村的单位,是安阳县人社局。给钱给粮,都不如让群众靠产业脱贫实在。今年上半年,人社局抽调13名帮扶队员,同乡村两级干部组成帮扶小组。走访中县人社局领导得知,杨奇村西头有家蘑菇场,尽管有种植经验,但资金短缺,建成的7个大棚仅两个大棚种植了蘑菇,其余的都闲着。人社局领导就多次带队到蘑菇场调研考察,随后制订出精准扶贫方案,探索产业扶贫的路径,从“公司+贫困户”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对企业进行扶持、企业对贫困户扶持,开展精准扶贫。
“我们帮蘑菇场申请了3年免息贷款,和蘑菇场达成协议,让企业在享受国家惠民政策的同时,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实现企业与贫困户的共赢。”人社局驻杨奇村帮扶工作组组长马波说。蘑菇场负责人杨和平也说:“我和这些贫困户都是本乡本土的,我有义务带动他们脱贫。”
从10月份开始,杨奇村陆续有3户困难户种蘑菇。对于无空房放置菌棒的村民,人社局出资帮其搭建大棚。为了鼓励种植、减轻贫困户负担,采购菌棒的费用没有收取,等群众见效益后再扣除。不仅如此,人社局还积极帮助种植户找销路,目前杨奇村已和5家单位职工食堂签订蘑菇供应协议。
杨奇村有44户困难户。马波说,下一步将扩大蘑菇种植,让更多群众通过产业扶贫脱贫致富。 (袁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