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各种网站、客户端上,打着街拍名义发布偷拍视频、照片的人不在少数。其偷拍内容的主角大多为年轻女性,拍摄重点基本集中在女性敏感部位,评论大多含有性暗示意味。由于拍摄地点大多位于地铁、街头等公共场合,许多被偷拍者也无法确定对方偷拍是否违法违规,因而时常陷入维权困境。(据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如今,偷拍设备五花八门,“偷拍神器”层出不穷,地铁、街头等公共场所,处处潜伏着偷窥的“眼睛”。令人尴尬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偷拍后敢于维权、坚持维权的受害者却很少。针对偷拍行为,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鲜见有受到刑法制裁的案例,导致偷拍乱象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非法“街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破坏社会秩序和风气,急需监管“挥拍”。
偷拍涉违法,侵权须担责。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监视、摄像设备的管理,尤其是加大对“偷拍神器”之类的“三无”产品的查禁力度,把好关口,堵住源头,遏制偷拍现象,保护公众隐私;一旦发现偷拍行为依法追责,提高违法成本,降低维权成本;对有人将偷拍他人的照片或视频,在网上公开发布传播以牟利,已经涉嫌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和隐私权,受害者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侵权者受到法律制裁;平台方尽到审核义务,加强内容管理……打出监管组合拳,才能根治偷拍乱象,净化网络空间。(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