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还有近700万,为了让这些孩子能过一个全家团聚、充满亲情的春节,民政部日前发出倡议:“关爱留守儿童,和孩子一起过年。”
春节本是一个全家团聚的节日,可是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因为工作而无法回家与孩子一起过年。一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平时只能通过电话等方式与父母沟通,眼下又到年关了,孩子们扳着指头算日子,盼望着与父母团聚。如果父母不能与他们一起过年,孩子们无疑是失望和伤感的,甚至还可能因为不理解而对父母产生抱怨。试想一下,春节期间,别人家都合家团圆,别的孩子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可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却冷冷清清,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过年心情,甚至可能导致他们郁郁寡欢,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因此,能不能与孩子一起过年,不仅关系着亲情,对孩子健康成长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也许正是民政部倡议“关爱留守儿童,和孩子一起过年”的目的和初衷。但是,和孩子一起过年,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和支持,还需要从更深层次上去努力。
要帮助那些长年在外务工的农民朋友和孩子一起过年,需要相关单位给予协助和支持。主要可从如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为打工父母回家提供方便和支持。春节正是人流高峰期,相关企业应该帮助打工父母做好应对,比如可以通过集体购票,提供车票补贴或者报销,事先加强对农民工网上购票技能的培训等。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措施,为农民工回家提供方便,甚至可以考虑开设农民工购票绿色通道等。
二是对一些无法回家的打工父母,可以将孩子接到父母的务工地。这需要相关企业积极为接孩子来工地过年提供方便,在时间上为接孩子提供保障,在居住环境和条件上,也应该考虑到孩子和父母过年的具体需求,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满足。比如,可以在工地或者企业设置儿童乐园、亲子课堂等,消除孩子的陌生感,为亲子团聚提供便利。
当然,最根本的措施是解决好农民的就业和孩子上学问题。尽可能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这样他们自然就能够经常陪伴子女;或者让农民朋友很方便地就能把孩子带到务工地就读。关爱留守儿童,这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相关方面久久为功,拿出更多的得力举措。(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