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非公党建工作中的八对关系

2019年01月18日14:09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处理好非公党建工作中的八对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当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领域,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需要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分析、客观地把握“喜”与“忧”、“难”与“易”、“常”与“变”等对立统一关系。

“喜”与“忧”。当前,非公党建工作总体态势喜人,潜在问题忧人,具体表现为“三喜两忧”。即,形势发展之喜,改革开放40年来,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政策布局之喜,党中央多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出台实施“工作经费税前列支”“党费全额返还”“支持园区党群活动中心建设”等政策,为非公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动力保障;探索实践之喜,园区党建、律师行业党建、互联网企业党建等工作亮点纷呈。同时,也要看到非公党建工作起步晚、基础弱的实际,存在发展不均衡之忧,与传统的农村、社区、国企、机关等领域相比较,仍处于后发和追赶阶段,其自身发展程度也极不平衡;非公党建还缺乏持续稳固普惠的扶持机制。这些都需要通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实践发展中不断解决。

“难”与“易”。“难”主要“难”在特殊性。抓好非公党建工作,既要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自身的特殊性,在思想引领、情感沟通、互惠传导等方面下更多的气力,探索出一套符合非公党建自身发展规律的工作方法。“难”也“难”在基础性。针对存在的基层党务力量配备与现实发展需要还不完全适应,“兼而不专”的现象突出,党组织体系建设时而滞后于非公组织自身发展,神经末梢的盲点空白点需要动态补齐、常态刷新等现实问题,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础性工作之中。“易”则是“易”在共通性。只要各级党组织真正重视起来,从夯实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来谋划,敢抓敢管、真抓严管、常抓长管,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非公党建工作必能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上”与“下”。要注重把高层指导谋划和基层探索实践两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来,上下结合、合力推动,扎牢非公党建工作根基。高层谋划要把握“时”“势”“度”。“时”就是要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切入点;“势”就是要准确判断形势发展,积极作为、务实有为;“度”就是要尊重规律,科学统筹,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落实。基层实践要注意“严”“细”“实”。“严”就是要坚持政治标准,突出政治功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细”就是要耐心细致,舍得花时间、下细功夫,不搞大水漫灌,做到“润物细无声”;“实”就是要按照“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破”与“立”。“破”就是要破除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思维观念和运行机制。要破除“行政思维”,避免简单采用行政化的手段和方式抓非公党建工作;要破除“套路思维”,避免不顾非公组织特点,简单套用传统的党建媒介和手段开展工作;要破除“特例思维”,不能片面强调非公有制的特殊性,使非公党建工作偏离全面从严治党总体布局。“立”就是要扭住落实党建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立规矩、建制度、理机制,通过理顺党建管理体制,坚持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形成共同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合力;通过从体制机制、保障政策、队伍建设、组织领导等多方面,织密制度链条,完善政策网络,厚植工作根系和基础。

“统”与“分”。“统”就是要坚持“一盘棋”,自觉把非公党建工作纳入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布局,牢固树立全面统筹、开放融合、互促共建理念,坚持全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多战线并举,系统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积极发挥在促进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分”就是要坚持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杂锅炖”,分类抓好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企业、影响力外资企业、民营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异地商会、个私协会等党建工作,以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行业党建为重点,统筹抓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等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工作针对性和精准度。

“虚”与“实”。要彻底摒弃“党建工作虚、业务工作实”“重业务轻党建”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观念,突出政治引领,着力解决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要认真研究解决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积极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相融合、与社会公共治理相促进,努力把非公党建工作做实了出生产力、做强了增竞争力、做细了提凝聚力,凸显非公党建工作的实际、实用和实效。

“量”与“质”。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从基础性工作入手,积小胜为大胜,把扩大非公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作为经常性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确保建而有效,实而有质,稳固提升。坚持典型引路、抓点带面,建强党支部,推进规范化,带动非公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对非公党建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难点弱点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既治标也治本,为非公党建工作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和条件。

“常”与“变”。“常”就是要充分考虑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基础条件,切实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尊重特点,在强化两个功能、扩大两个覆盖、发挥两个作用等基本任务上持续用力,稳步推进,步步为赢。“变”就是要准确把握“非公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形势判断,变思路、变方式、变投入,提前落子布局,赢得工作主动。要变思路,从“线性”思维方式向“螺旋”思维方式转变,把非公党建作为一项有目标、没终点,却总有新起点,永远螺旋上升的事业来看待和推进;要变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善于运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手段,讲好红色故事,传递党的声音;要变投入,彻底摒弃姓“公”姓“私”狭隘观念,对党的基层组织一视同仁,加大力量配备、保障投入和政策倾斜,使非公党建投入与其体量和地位相匹配,与形势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编辑:娄恒